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2日13:58:2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65年建立,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325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跨太白、周至、眉县三县境内,地处秦岭山脉中部。

 

二、自然环境

 

秦岭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北仰南俯的断块山,东西长400~500公里,南中北宽120~180公
里。它被视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界线,也是动物地理两大界的分界线,保护
区为强烈切割高山山地。区内峰峦重叠,壁峭谷深。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秦岭群
峰之冠(图1)。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名“太白”。3000米以上有明显冰川遗迹,在高
山区遗留下来的冰川地貌——冰蚀湖,人们把它称为“玉皇池”(图2)。由于山体高大,
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温11.0~14.0℃,年降水量620~800毫米;海拔1500~2450米,年均
温6~10℃,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海拔2450~3400米,年均温-1~-2℃,年降水量为8
00~900毫米;海拔3400米以上,寒冷期长达10个月,年降水量750~800毫米。土壤垂直分
异明显,由下向上分别为黄棕壤、棕壤、灰化土、亚高山草甸土。

秦岭是我国两大流域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三、植物资源

 

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现有种子植物1550种,苔藓植物300余种,其中特有种150多个。植
被垂直分异明显。

 

(1)海拔1500米以下,原始植被早已遭到破坏,多开辟为农田和果园,只残留少量的次生
疏林,主要树种为麻栎、栓皮栎、油松、侧柏、马尾松、青冈栎、竹类等。

(2)海拔1500~2450米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有锐齿栎、油松林、辽
东栎、红桦、华山松林,混交树种有槲栎、光皮桦、漆、槭、千金榆、化香、山杨等。

(3)海拔2400~3350米为针叶林带,下部为巴杉冷杉林(图3),上部为太白红杉林,北
坡有红桦混交。

(4)海拔3350米以上为灌丛草甸,已经无乔木生长,由密枝杜鹃、爬柳、高山绣线菊等组
成的低矮灌丛。

保护区经济植物丰富,油料植物155种,淀粉植物84种,纤维植物155种、芳香油植物71种


 

保护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23种,二级有太白红杉、大果青(木千)、连香树、杜仲、山白树
、水青树、星叶草、狭叶瓶尔小草、独叶草,三级有秦岭冷杉、庙台槭、金钱槭、领春木
、水曲柳、紫斑牡丹、羽叶丁香、青檀、天麻、桃儿七、延龄草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兽类60多种,鸟类230种,昆虫1435种。兽类有豹、黑熊、野猪、麝、狍、毛冠鹿
、斑羚、青羊、花鼠、岩松鼠等;鸟类有雉类、鸠鸽类、雀类、画眉类、杜鹃、夜莺等。
我国特产的岩松鼠、血雉、锦鸡活动于本带。

 

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0多种,一级有扭角羚、豹;二级有黑熊、岩羊、斑羚、麝、金
猫、水獭、血雉、锦鸡、红腹角雉、(号鸟)等。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114.2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