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山旺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2日13:59:2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山旺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0公
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山旺村,地处鲁中南山区的东北边缘。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丘陵地带,海拔高100~450米。它在大地构造中属鲁西中台隆的一部分,地处临
朐新生代山间断陷盆地内。气候为暖温带,年降水量为712毫米,集中降于6、7、8三个月


 

  三、化石资源

 

保护区古生物化石群是距今约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形成的。地层由许多薄如纸张
的硅藻土质岩组成。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这里的地层为化石宝库的“万卷书”。地层所含
化石种类繁多,目前经过研究定名的种类多达9个门400多种,其中有1/3是已灭绝的属种。
植物化石中有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以植物的枝叶最多,花、果实、
种子保存完好,其中有亚热带的榕树和樟树。植物中藻类数量最多,有近100个种。

 

山旺地下的孢子花粉种类多,从低等植物藻菌类、蕨类,到无果皮的裸子植物和有果皮的
被子植物都有。

 

动物化石中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有已经灭绝的犀、貘、鹿、
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祖先类型。

 

1978年发现的近无角犀骨架化石,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中新世完整的犀牛骨架。发现的长
颈鹿——三角原古鹿和东方祖熊的骨架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标本,由40多个柄杯鹿骨
架组成了极为壮观的柄杯鹿群。鸟类化石中山旺山东鸟的出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
的鸟类骨架,这样完好的鸟类化石标本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第三纪
鸟类化石的空白。

 

无脊椎动物以昆虫为最多,不但种类丰富,而且保存完整,有的个体甚至还保留着鲜艳的
色彩。已经鉴定的160种,蚁类多达20多种。它们比现代种具有个体大、较完整的特征。

 

脊椎动物中,有我国特有的鱼群组合包括鲤形目、鲈形目。仅鲤科化石就有8属10种,其中
5属6种为新发现。大部分已经灭绝。

 

在山旺化石中,爬行类有3种,蛇类化石保存完整。1984年在山旺第一次发现钝吻鳄的化石


 

哺乳类化石中,啮齿目种类最多。

(1)东方祖熊化石——小型食肉目动物,它的个头和外貌同大灵猫比较相似。这种古老的
动物被认为是熊类早期的一个旁支。

(2)解家河古貘——是貘科动物中的一个新种,代表着貘科进化中的一个已经灭绝的旁支
。这种古老动物现存仅5种,生活在美洲和马来西亚的热带森林里,十分肥壮,胆量极小,
怕人,也怕虎、豹。

(3)细近无角犀——犀类个体中最大的一种,与现生犀类相差不多,只是无角。而现生犀
类都有角。一头无角犀化石,高约1.5米,长约2.2米,是化石最大的一只。在山旺共发现5
只这样大的无角犀。

(4)山东原河猪化石——同现生猪比,个体较小,头短而大,雄性有细长的獠牙,牙齿简
单而原始。

(5)冠氏柄杯鹿化石——山旺发现最多,保存最好的一类,有60多只。现已灭绝,雄性有
角,角长在眼眶上面,而且终生不失。而现生鹿雄性多数每年春天要脱角的。

 

山旺古生物化石不仅种类多,而且保存完美,如一些植物叶面上的叶脉、色泽、昆虫的翅
、爪、蝙蝠的膜翼都清晰易辨,有些还显现出死前挣扎的形态,山旺地层中能保存这么完
整的化石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四、保护价值

 

古生物化石是古地理、古气候的“见证人”,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时期古地理、古气
候的变化情况。因此,对山旺化石群的研究,对了解生物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有着重要的
意义,对探索我国华东北部新生世生物群、古地理、古气候、地层对比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
             /   /    /     真怀念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114.2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