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高黎贡自然保护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2日14:00:1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高黎贡自然保护区1983年建立,1996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2400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泸水、腾冲、保山3县。

 

二、自然环境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脉,山体狭长,山势雄伟,地形切割剧烈,由南北纵向的岭谷相间排
列而成,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达2826.7米。最高峰
握那山海拔3916米,是有名的横断山脉峡谷。气候年均温15℃左右,谷地因焚风作用而形
成干热气候,山顶部气候恶劣,温度低;年降水量东西坡虽有差异,但均在3000毫米以上
,迎风面降水较多,两坡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增,山顶降水最多可达3600毫米。区内
温泉、气泉很多(图1),有大小溪流80多条,一般长10公里左右,最长的听命河也仅20公
里,分别属于怒江、恩梅开江2个水系。由于山高坡陡,落差极大,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三、植物资源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免遭第四纪冰川的侵袭,许多古热带植物得以保存下来,南北向高
山深谷便于南北物种的交流,因此,保护区系特点既有古热带成分,又有亚热带和温带成
分。顶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有1690种,其中裸子植物有9种,被子植物1344种。乔木树种200种以
上。

 

  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景观,形成六个典型的垂直分布带。

(1)海拔1100米以下为干热河谷稀疏灌丛草地带,以耐干旱的灌木和禾本科草类为主。

(2)1100~1800米之间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带,有刺栲、截果石栎、西南桦林、多穗石栎林
、银木荷林、长梗润楠林。

(3)1800~2800米之间为常绿阔叶林带,组成成分以喜湿耐寒的石栎属树种组成。

(4)2800~3000米之间为山顶苔藓矮林,组成成分以石栎属、杜鹃属树种为主。

(5)3000~3600米,为山顶灌丛草甸,主要为枸杞子、蔷薇、箭竹灌丛、矮竹禾草草甸;

(6)3600米以上为流石滩稀疏植被。

此外在2500~3200之间有云南铁杉林等针叶林出现。

 

保护区内有闻名于世的“大树杜鹃王”(图2),树龄500余年,树高25米

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秃杉,二级有云南山茶花、野茶树、云南石梓、水青树、大
树杜鹃、云南黄连、马蹄参、金铁锁,三级有滇菠萝蜜、翠柏、瑞丽山龙眼、长喙厚朴、
红花木莲、滇楠、红椿、白桂木、云南紫葳、延龄草等。

 

四、动物资源

 

动物区系复杂,资源丰富,被誉为“南北动物走廊。”“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
“世界雉鹊类的乐园”。区内有兽类140余种,鸟类300多种。区内特有种花背噪眉,原始
类型如锄足蟾。

 

高黎贡之所以被誉为雉类的乐园,第一雉类种类的,至少有十几种,且繁殖速度非常快。
第二是由山脚到山顶都有分布,这十分罕见。

山脚下的溪河两岸、草原、田野间,环颈雉在那里生存繁衍。

再高一些的灌木丛、稀树山坡,鹧鸪建起了安乐窝。


--
             /   /    /     真怀念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114.2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