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茂兰自然保护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2日14:03:4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茂兰自然保护区1985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200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东南部,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带上。
二、自然环境
地处中亚热带的茂兰,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形态多种多样,锥峰洼地(图1),层层叠叠
,呈现出罕见的喀斯特峰丛景观。地面枯枝落叶垫积填充,蓄存的地表水与地下暗河、泉
水并存,暗河、泉水汇集而成清澈的小池(图2)。年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水源十分丰富
,为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保护区无论是高峻的山峰,或低陷的
盆地,到处森林密布、绿树扶疏,覆盖率达92%以上。
三、主要保护对象——岩溶森林景观
保护区新生代以来是一个长期上升的、强烈溶蚀的岩溶峰林(图3)、峰丛低山山地。在这
些峰林、峰丛、洼地上和漏斗中被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是难得保留下的原始的独特的
岩溶森林景观。
图3
保护区地貌形态有:
1、负向岩溶个体地貌形态
(1)落水洞,为消泄地表水的陡立岩溶洞穴。分布于岩溶洼地及平谷中;
(2)漏斗,密集成群分布,多为倒圆锥或椭圆锥状封闭洼地,直径10~200米不等,深一
般为100~200米;
(3)洼地,分布极为广泛,规模较漏斗大而形态较宽坦的封闭低洼地,一般直径为200~1
000米,深100~300米;
(4)盲谷,指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其流水突然消失在河谷末端陡壁下落水洞的地下河中
,分布在区内各地;
(5)槽谷:指长宽比大于5:1槽状河谷,谷坡陡立,谷底平坦,其中常有地表河,地下水
埋藏浅;
(6)岩溶盆地,为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岩溶洼地。
2、岩溶组合地貌形态
(1)峰丛漏斗,锥峰尖削,其间分布密集的岩溶漏斗群,一般锥峰顶至漏斗底高差为180
~300米。
(2)峰丛洼地,锥峰密集呈丛状,其间分布较大而平坦的封闭洼地。一般峰顶至洼地底高
差为100~250米。
(3)峰林盆地,宽阔平缓,峰顶至盆底高差小于150米。
保护区岩溶地貌类型是第三纪古热带岩溶的基础上继续发育演变而成的。
保护区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极为稀少,加上地形陡峭、蓄水困难的影响,植被侵入生长受
到极大的限制,从生长的立地条件看,它们大多是在可以聚积土壤的地方如岩石缝隙等。
土壤以黑色石灰土为主,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持水量低,富钙化和富盐基化。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00多种,保护区为比较古老和复杂的区系。加上岩溶地区特有化的发
展,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特有属种很多,有一系列较古老的科。其中中国特有属17个,岩
溶特有种19个。药用植物丰富有345种。有些是珍稀和国家紧缺药材如钩状石斛、半夏等。
--
/ / / 真怀念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114.20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