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第十三章◎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10 12:57:16 2000), 转信

从胚胎学实验室到苹果树之间并非没有联系,在这些苹果 树上的知更鸟窝里保存着
它的蓝绿色的全部鸟蛋,不过这些蛋 冰凉地躺在那儿,生命之火闪烁了几天之后已经熄
灭了。另外 在高高的佛罗里达松树顶部,那儿有一大堆整齐安放的树枝和 木棍,在这
个窝里盛着三个大的白色的蛋,这些蛋也是冰凉而 无生命的。为什么知更鸟和鹰不去孵
蛋呢?这些鸟蛋是否也像 那些实验室中的青蛙卵一样仅仅由于缺少普通的能量传递物
--ATP分子而停止发育了呢?ATP缺乏的原因是不是由于下 述原因造成的呢?在亲鸟体内
和那些蛋中已经贮存了一定量的 农药,足以使供给能量所依赖的氧化作用的小轮停止转
动。
  不必再去猜测杀虫剂是否己在鸟蛋中积累了,很明显,检 查这些鸟蛋比观察哺乳动
物的卵细胞要容易一些,不管这些鸟 蛋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还是在野外得到的,只要在鸟
蛋中检查出 这些农药,就能够发现DDT和其它烃类有大量积累,并且浓 度很大。在加利
福尼亚州进行实验的雉蛋中含有349/百万的 DDT。在密执安州,从死于DDT中毒的知更
鸟输卵管中取出的 蛋内含DDT的浓度超过200/百万。由于老知更鸟中毒死亡而 遗留在
鸟窝中的无人关心的蛋中也含有DDT。遭到邻近农场使 用的艾氏剂中毒的小鸡也将这些
化学物质传给了它们的蛋。以 母鸡进行实验。喂以DDT,下出来的蛋含有65/百万之多
的 DDT。
  当我们知道了DDT和其它的(也许是所有的)氯化烃通 过钝化一种特定的酶或通过
破坏产生能量的偶合作用而能够中 断产生能量的循环时,我们很难想象,任何一个含有
大量残毒 的鸟蛋怎么能够完成其发育的复杂过程:细胞的无限多次分 裂、组织和器官
的精心构成、合成最关键的物质以最后形成一 个活生生的生命。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
的能量——即需要由 靠着新陈代谢循环的不断进行而产生ATP的线粒体小囊。
  没有理由去假定这些灾难性事件仅仅局限于鸟类,ATP是 能量的普遍传递者,产生
ATP的新陈代谢循环无论是在鸟类 或在细菌体内,无论是在人体或老鼠体内,它都有着
同一效 果。因此杀虫剂在任何生物的胚胎细胞中积累的事实将同样有 害于我们,它意
味着对人类也有相当的影响。
  这些化学药物进入了产生胚胎细胞的组织中也就意味着同 样进入了胚胎细胞本身。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雉,老鼠和豚鼠 体中,在为消灭榆树病害而喷过药的区域的知更鸟
体中,在活 跃在为消灭枞针树花蕾蠕虫而喷过药的西部森林中的鹿体中, 在各种鸟和
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都已发现了杀虫剂的积累。 DDT在一只知更 褙 丸中的含量高于
其体内其他任何部分:雉 也在其睾丸中积累了大量的DDT,其量超过1500/百万。
  在实验的哺乳动物中,可能作为这种DDT在生殖器官中 积累的后果之一是观察到了
睾丸的萎缩。在甲氧氯中暴露过的 小老鼠,其睾丸异乎寻常地小。当一个小公鸡被饲以
DDT时, 其睾丸只有正常大小的18%,依靠睾丸激素而发育的鸡冠和 垂肉只有正常大小
的1/3。
  精子本身也会受到ATP缺少的明显影响。实验表明,雄 性的精子的活动能力由于食
入二硝基苯酚而衰退,因为它破坏 能量偶合机制,并不可避免地带来能量供应减小。其
它己研究 过的化学物质也发现有同样作用。这些对人类可能带来影响的 迹象可以在有
关精子减少的医学报告中或在精子产生的衰减中 或在喷洒DDT的农业航空喷雾器中被看
到。
   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来说,比个体生命更加无限宝贵 的财富是我们先天所具
有的遗传物质,这是我们联系过去和未 来的纽带。通过漫长的进化时期的演变,我们的
基因不仅把我 们人类造就成现在这个样子,而且将未来凶吉掌握在它们微小 的形体之
内。然而在当前,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危害已成为我们 时代的一种威胁,“这是对人类文
明的最后的和最大的危险”。
  化学药物和放射作用又一次表现出了它们严格的而又不可 避免的相似性。
  放射性袭击使得活体细胞遭受到各种伤害,它的正常分裂 能力可能被破坏,它的染
色体结构可能被改变,或者带有遗传 物质的基因可能经历被称之为“突变”的突然变化
,这种突变 将使细胞在其后代中产生新的特征。如果细胞是极为敏感的, 那么这些细
胞可能即刻被杀死;否则,这种细胞会在多年时间 过去以后最终变成恶性细胞。
  这些放射性作用的危害结果已在用大量称为似放射性或似 放射作用化学物质所进行
的实验研究中被再现。许多被用作农 药、除草剂或杀虫剂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这一类物质
,它们具有 破坏染色体的能力,干扰正常的细胞分裂,或者引起细胞突 变,这些对遗
传物质的伤害能够导致暴露于农药的个体生物患 病,也可以以其作用影响后代。
  仅仅在几十年之前,还没有人知道放射性的这些作用,也 没有人知道这些化学物质
的作用:在那些日子里,原子还未曾 被分离出来,可以摹仿放射作用的化学物质几乎还
没有从化学 家的试管里孕育出来。然而到了1927年,德克萨斯大学动物 学教授赫曼·
J·穆勒博士发现将一个有机体暴露于X射线中, 它就能在以后的几代中发生突变。随着
穆勒的这一发现,一个 科学和医学知识的新领域就被打开了。穆勒以后由于他的成就
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金。后来,这个世界很快就与那种引起 纠纷的灰色降尘(这里的
灰色降尘系指由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放射性尘埃。)打交道了。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不
是一个 科学家现在也知道放射性的潜在危害了。
  尽管很少有人注意,在40年代初还有一个随之而来的发 现。在爱丁堡大学,卡路特
·奥巴克和威廉·罗伯逊在芥子气的 研究中,发现这种化学物质造成了染色体的永久性
变态,这种 变态与放射性所造成的变态无法区别。用果蝇来做实验(穆勒 也曾用这种
生物进行他的X射线影响的早期研究),芥子气也 引起了这种果蝇的突变。这样,第一
种化学致变物就被发现 了。
  现在与芥子气具有同样致变作用的化学物质已有了一个很 长的名单,这些化学物已
知能改变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为了了解化学物质为何能够改变遗传过程,我们必须
首先了解当 生命处于活的细胞阶段时的基础演变。
  如果身体要生长,如果生命的源流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 话,那么组成体内组织和
器官的细胞就必须具有不断增殖的能 力。这种作用是借助于细胞的有丝分裂或核分化过
程来完成 的。在一个即将分裂的细胞中,具有重要性的变化首先发生在 细胞核内,最
后扩展到整个细胞。在细胞核内,染色体发生了 奇妙的移动和分裂,以使本身排列成为
老的式样,这种老的式 样可以将遗传的决定因素——基因传递给子代细胞。染色体先
是细长线状,基因则念珠般地排列其上,尔后染色体纵向分离 (基因亦分离),随着细
胞分裂,染色体各有一半进入子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新的细胞都将含有一整套
染色体,而所 有的遗传信息密码就编排在染色体中。借助于这种方式,生物 的种属的
完整性就被保留下来了;借助于这种方式,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分裂发生在胚胎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因为对一定种类的生物来
说其染色体数目是一个常数,所以结 合形成一个新个体的卵子和精子只能带着一半数目
的染色体进 入新的结合体中。这一过程借助于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极为精确 地得以完成
,这一染色体变化发生于产生新细胞的分裂作用过 程中。在这时,染色体自身并不分裂
,而是由每对染色体中分 离出的一个染色体完整地进入每一个子体细胞。
  整个生命发展的关键就被揭示于一个细胞中。细胞分裂的 过程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
命来说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人还是变 形虫,无论是巨大的水杉还是极小的酵母,如果没
有了这种细 胞分裂作用,便都不再能够存在了。因而,任何妨害细胞有丝 分裂的因素
对有机体的兴旺发展及其后代都是一个严重威胁。
  “诸如像有丝分裂这样一些细胞组织的主要特征已存在了 5亿年之久,也许近于10
亿年”,乔治·盖劳德·西蒙森和他的 同事彼特钧·狄范尼在他们的内容广博的名为《
生命》的一书 中写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生命世界虽然肯定是虚弱和复 杂的,但
是它在时间上已是难以置信的经久——甚至比山脉还 要经久。这种经久性完全是依靠着
几乎难以置信的精确性—— 遗传信息带着这种精确性由一代复现着一代。”
  不过在这千百万年的全部过程中,这种“难以置信的精确 性”从未遭受过像20世纪
中期由人造放射性、人造及人类散 布的化学物质所带来的如此直接和巨大的威胁的打击
。一个卓 越的澳大利亚医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麦克华伦·勃乃特先生 认为上述情况
是我们时代的“最有意义的医学特征之一,作为 越来越有效的治病手段的、但生命却未
曾经验过的化学药物的 生产的一个副产品,是使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免受改变因素危害
的整个屏障作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被突破。”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只是在最近才有 可能去研究环境因素对染
色体的作用。直到1956年由于新的 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精确确定人类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46 个成为可能,并且使如此细致地观察它们成为可能,这种观察 可以使整个染色体
或部分染色体的存在与否被检查出来。由环 境中某些因素而引起的遗传危害的整个概念
相对是比较新的, 并且除了遗传学家之外,它很少能够被人们所理解,所以这些 遗传
学家的意见难得被人们所采纳。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放射性 危害现在已经令人信服地被充
分理解了,——虽然有时在一些 意外的场合下还被否认。穆勒博士常常感到惋惜的是“
不仅有 这样多的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而且有这么多的医学专业人 员拒绝接受遗传
原则”。化学物质可以起到与放射性同样作用 的这一事实现在几乎没有被公众所知晓,
同样也没有被大部分 医学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所了解。由于这种原因,一般所应用 的
化学物质(更确切来说是实验室中的化学物质)的作用至今 尚未得到评价,但对于这些
作用做出评价是极为重要的。
  在对这种潜在危险做出估计方面,麦克华伦先生并不是孤 立的。一位英国杰出的权
威皮特·亚历山大博士曾说过:“与放 谢性有类似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以代表着比放射性
更大的危险。” 穆勒博士根据几十年来在基因方面的杰出研究所提出的远景警 告说:
各种化学物质(包括以农药为代表的那些物质)“能够 提高突变的频率像由放射性引起
的一样多……在人们暴露于不 寻常的化学物质的现代情况下,我们的基因遭受这样的致
变物 的影响已达到了相当程度,然而我们至今对这个程度几乎还一 无所知”。
  对化学致变物问题的普遍忽视也许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最初发现化学致变物仅
仅是出于学术上的兴趣。氮芥子气始 终没有从空中喷撒向整个人群;它的使用是被掌握
在实验生物 学家或生理学家的手中,他们将它用于癌症治疗。(用这种方 法治疗染色
体破坏的病人的例子已于最近被报道)但是杀虫剂 和除草剂已经在与大量人群密切接触
了。
  只要对该问题稍加注意,就可以收集到一定数量有关农药 的专门资料,这些资料显
示出这些农药以多种方式妨害着细胞 的重要过程--从微小的染色体损伤到基因突变,并
且带来导 致最后恶变灾难的后果。
  几代暴露于DDT的蚊子已转变成为一种被称为雄雌同体 的奇怪生物——它是半雄半
雌的。 
--


土豆: 鳄鱼同志辛苦拉!!       (//hand)
鳄鱼: 为人民服务~~~~~~       (//faint)
土豆: 等偶回来,一定报告你    (//giggle)
鳄鱼: 啊!Am I dreaming~~~~  (//tears)
※ 修改:.zcm 于 Oct 10 12:56:50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