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构建“绿色数字地球 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4 17:21:14 2002) , 转信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2年10月30日10:37:0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导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部门、区域、国家、国际间环保信息交流
也在逐渐增多。今天,如何为身处全球不同地域国家、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决策人员迅速
提供有效环境信息,帮助他们共同参与决策就成为今后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
,《中国环境报》刊登的这篇“构建‘绿色数字地球’”就发展全球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提出了新的见解。
早在197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与各国政府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第一个全
球性的环境信息系统,即全球环境信息源查询系统,该系统通过加入国的代表机构将掌
握该国有关环境信息的机构作为信息源登记注册。然后,将这些机构汇总编辑,制作成
国际信息源册,以印刷出版物以及计算机磁盘等形式,向各国代表机构分发,以促进各
国之间相互交换环境信息。到1998年3月,加入国际环境信息源查询系统的国家已达176
个,登记注册的单位(包括国际组织)共约8000余个(联机服务:http://www.unep.o
rg)。
另外,1986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领导下,与其它国际组织一道共同建立了一
个地球资源信息数据库(GRID),其主要目的是将收集、加工后的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
等有关环境方面的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加以向全世界的研究工作者和决策人物提供参考
。同时,还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数据处理技术。现在GRID中心在全世界共有11个分
中心,它们互相帮助、支持,又都保持着各自的特征和特色进行相关活动。
另外,由联合国主持下的其它全球环境信息工程项目也正在逐步投入使用,已开通
和建成的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信使”项目卫星地球站和全球环境绿色通道UNEP网络系
统等。这些系统的开通不仅为世界各国政府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而且
也为各国间的环境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与桥梁。
“数字地球”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不断对环境信息的采集、管理、发掘、加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
求,全面、及时、准确地发掘、掌握和处理各种环境信息是提高环保事业科学化管理水
平的必要条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显著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
保护工作的观念和方式。
目前,信息技术正朝着个性化、集成化、价值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一体化网络
、Interanet/Internet技术、面向数据的现代信息工程设计方法、数据仓库技术、构件
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技术等是上述发展方向的核心和热点。可以预
言,这些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我们在环保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应充分重视研究上述热点技术的应用和
发展,以及这些热点技术可能给我们环保工作的模式、观念带来的影响,以确保系统的
先进性和实用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和继承性,并能兼容和顺应现代信
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从全球环境形势的发展过程来看,建立全球性的环保数据中心和区域性的环保数据
中心应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全球性的环境数据集成以及区域性的环境数据采集和储存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工作所涉及的大量环境信息,除具有时间性和动态性特点外,还
具有空间分布的特点,如江河湖泊水域分布,大气扩散,噪声传播等都表现出这些特点
。
传统的信息系统虽然可以完成环境统计、报表处理、属性数据查询等工作,但无法
处理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从而不能进行空间环境数据的管理。GIS作为一门介于信
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几何学、测绘遥感学和管理科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
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视图结合起来提供给用户。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把社会生
活中的各种信息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对这些
信息进行分析,把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结合起来提供给环境管理者。因此,我们说GIS技
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方兴未艾。
构建“绿色数字地球”的设想
“数字地球”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球科
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科研项目或技术项目,而是以
信息高速公路中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它包括了
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利用。其中信息的获取主要是
地球科学的任务,并且需要地球科学与其它技术领域,例如空间技术的合作;信息的处
理需要地球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共同努力;信息的应用则是地球科学服务于社会的主
要内容。
显然,“数字地球”及其相关技术非常宠杂,单就其信息收集的工作量就非常艰巨
,它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其中有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图象、数字化
的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统计信息等,因此实现起来工程量非常之大,任何单一机
构或国家都不可能提供了解所有地球系统科学所必需的全面系统信息。再加上某些政治
、经济、军事等诸因素的影响,实现“数字地球”的周期和质量可能会大受影响。所以
,我们说发展专业(行业)“数字地球”(或者叫作专题“数字地球”)的设想,或许
实现起来能够寻到一些捷径,或者说实现起来能够收到异曲同功的效果。
我们知道,环境信息囊括着社会、自然、人口等诸方面的信息,因此通过环境信息
收集渠道即可获取到建设“数字地球”所用的大部分信息。全球环境信息系统在联合国
的主持下,通过各国政府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应用基础,已经
收集到了大量的环境信息。现在我们借签“数字地球”概念的思路,利用其相关的技术
和方法,构建“环保数字地球”(或者叫“绿色数字地球”)的设想应该说是可行的。
“数字地球”工程,因其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已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
关注,中国政府也不例外。早在199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就在北京组织召开了“
资源环境信息与数字地球”研讨会,并于1999年陆续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国数字地球发
展战略的建议”和“关于促进我国数字化地球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的建议”。我国政府非
常重视这项工作,并于当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责承由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主办了,由中
国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产业部等数十家单位和国际
机构,组织参加的全球第一个有关“数字地球”的国际会议。
目前,在世行、日本国政府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中国政府正在着手兴建全球最大
的全国性环境信息网络通讯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已与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信使”项目卫星地球站正式开通,也与全球环境绿色通道UNEP网络系统建立了联
系渠道。中国政府已经取得了与国际组织成功合作的丰富经验,“十五”期间,中国政
府还将拿出15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鉴于此,我们可否这样设
想,以中国政府组建全国性环境信息网络通讯系统为契机,建议由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提出申请,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承办实施,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领导、由
各国政府密切配合,由联合国、世行等国际组织和财团参与资助,开展“绿色数字地球
”———新一代全球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应该说“绿色数字地球”的这一实施思路,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中国政府一
向注重开展国际间的互利合作,尤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更是如此,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在
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以及防范沙漠化等方面与国际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
的合作。中国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球最大的环保卫星通讯专用网和数百个环境
信息中心,并且正在培养大批环境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因此,我们说构建“绿色数字地球”意义重大,它将使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加直
观、高效、生动,使人们对本地、全国、乃至全球环境保护工作有更深入、细致、形象
地了解,从而可以在环境监测、规划、管理、服务等方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
益,作到“环保在我心中,地球在我手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