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shufeng (东方寒衣),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中产阶层的志愿活动--南方周末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23 11:21:44 2004), 站内信件


2002-08-29 11:33:22 


□李强

  自从去年“国际志愿者年”深入人心后,国内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的身份和动机已越
来越多元化,而志愿者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
  可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吧,有关NGO(非政府组织)从事公益活动的报道就一
直不绝于耳。前一段听说,由一些知识分子组成的志愿者,自己筹款,到北方各地宣传环
境保护知识、节水措施,事迹令人感动。据说,仅仅北京一个城市,常年从事民间志愿者
活动的NGO成员就有上万人之多。
    时至今日,与政府的组织和驱动并无关联,独立于单位体系之外的民间的志愿者、NG
O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居然迅速崛起。其原因何在呢?
  笔者以为这与消费社会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有生产的后福特主
义、占据社会主流的消费文化等等。而消费社会则有赖于城市“中产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粗略地考察就可以看到,民间NGO和各种民间志愿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骨干人员,大
多属于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其典型的职业群体如:专业技术人士、经营管理者、党政机关
干部、办公室职员、商业经营者、外企雇员、外籍人士、传媒业人士、教师、大学生等等
。在京城里,比较知名的民间NGO如,“自然之友”在各大学发展了广泛的会员,“地球村
”得到了归国学者和环保专业人士的有力支持,“绿家园”的骨干多是各界知识分子。

  在近来的传媒中,中产阶层成为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中产阶层呢
?第一,在经济上,该阶层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居于小康水平;第二,在职业上近似于白领
群体;第三,在知识方面,受过较好的教育。对于中产阶层大量介入NGO和志愿者,通常的
解释是该阶层有了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不再为柴米油盐所困扰。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
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中产阶层的热衷于公益事业,体现了在经济方面得到
保障的社会阶层,需求层次的提高。此外,中产阶层的大量介入民间NGO,也与该阶层的社
会责任和社会功能有关。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中产阶层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阶
层。一般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政治
上,中间阶层起到中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在思想上,它维护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或占社
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大学者凡勃伦(T horstein  Veblen )曾经著书论述“有闲阶级”,虽然书中对于商
业有闲阶级不乏贬低之词,但是对于知识有闲阶层,即中间阶级,却大大褒奖了其社会功
能。另一位大学者米尔斯(C.W. Mills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分析和预测了“白领阶层”
在美国社会的兴起,后来美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果如其言。几十年前在欧美社会发生的社会
变迁,今天,在中国社会也悄然发生。据新近的统计,在中国大城市里,如北京、上海、
广州以及一些省会城市,白领阶层的人数明显超过蓝领。经营管理者、教师、技术人员、
商业人员、办公室职员、文秘、公司人员,等等,成为这些城市市民中的主要群体。
  刻下城市中产阶层成为志愿活动的主力军,一方面由于经济和休闲时间的宽裕,城市
中产阶层具备了热心参与志愿活动的一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主流集体
主义行为取向的影响,他们显然更乐于帮助别人。当然,将志愿当成休闲,马斯洛的“自
我实现”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利他主义等等无疑都是消费时代形成的产物。
  当前我国的社会处于一个剧变的阶段,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消费主义代替福特主
义同时进行,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萌生,这些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
未曾经历的。中国社会因此显得更加多元和复杂,以城市中产阶层兴起为标志的消费时代
尚未完全到来;但在世风日下,道德危机的今天,能够有新兴的城市中产阶层倡导一种助
人为乐的、为社会作贡献的新风气,应该说是让人欣慰的事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2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