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杨过~铺着小坦子~最爱包包),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为了碧水蓝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Feb  5 17:21:01 2007), 转信

为了碧水蓝天 
——津沪等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综述 
 
 
2007-02-05    ◆新华社记者顾瑞珍 

  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是每一个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在碧水蓝天中生活,成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天津、上海、成都、沈阳等城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老工业城市,坚持“保护环境打经济牌,发展经济打环境牌”的理念,努力使环保工作贴紧经济、长入经济。“十五”以来,在保持经济13.9%以上增速的同时,水资源消耗总量没有同步增加,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实现国家目标。 
  据介绍,2006年天津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良好天数达到305天,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保持在“好”和“较好”的等级。对津河等14条191公里河道实施综合治理,实行沿河截污、清污分流,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成为唯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直辖市。 
  近年来,成都市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使得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功能快速提升。2002年4月,成都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全面打响了创模攻坚战。先后安排60多亿元资金,完成了1000多条街道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以及3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0万吨/日。解决了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和大量的历史欠账,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对扬尘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河道、市政设施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建筑工地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东郊老工业区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加之机动车尾气治理、城市建绿、清洁能源推广等措施的逐步落实,成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上海则以筹备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围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线,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滚动实施环保3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环保从传统污染治理向以环境优化发展为方向转变。自2000年起,上海环保投入连续6年占同期全市GDP3%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4年稳定在85%以上,苏州河水质稳中趋好,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还将环境保护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形成全社会推进的合力。2003年市政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市长挂帅、各委办局和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在全市形成“责任明确、协调一致、有序高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环保各项工作的科学推进。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初步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1%和0.7%。 
  沈阳市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过去环境污染一直十分严重。近年来,沈阳将环境保护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突破口,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2005年正式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城市空气环境优良天数由2001年的162天提高到2006年的321天,城市主要河流消除了发黑发臭的现象,水质达到了国家Ⅳ类标准。与此同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21%。 
  积极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切实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为子孙后代留下绿地青山……这些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碧水蓝天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2.32.26.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