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nshengle (一无所有,浪迹天涯),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保护野生动物任重道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7日21:43:2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可是食“野味”之风为何没有得到减弱?相关厂商和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公众野生
动物保护意识从整体来说还比较淡漠,保护野生动物依然任重道远。

【民间积极推动拒食“野生动物”】

绿色北京网站上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签名曾得到广大热心环保的志愿者及网民的积
极支持。广大志愿者和环保爱好者的野生动物的关注,引发了今年初的“抵制海南
养生堂野生龟鳖丸事件”,在国际奥委会检查团在京期间,海南养生堂反复播出的
一条宣传食用野生龟鳖的广告引起了,正在倡导“绿色奥运”的“绿色北京”志愿
者们的关注,通过网上论坛号召公众积极行动起来抗议宣传食用野生动物的做法,
并拒绝食用野生动物,要求有关电视台立即停止播放此类广告。这个呼吁在网络绿
色社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绿色北京网友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信数万封,呼吁拒绝
食用野生动物,网友们还纷纷给电视台发送电子邮件和打电话,并收集来海南养生
堂在各地的分公司的地址和电话放到网上,号召当地志愿者们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表
示对此类产品及广告的不满和关注,表达了他们对野生动物的关爱。绿色北京志愿
者的行动得到了媒体界朋友的积极支持,也纷纷帮助呼吁,有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
也介入调查,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志愿者们的行动也给饮食界那些胡作非为的人士
提了一个醒,让他们在纵情游走于山珍海味之间的时候有所收敛。

【经营“野味”越来越隐蔽】

志愿者们的呼声自然是对经营野味买卖的商家形成一股压力,毕竟没有了市场,也
就消灭了交易。但在目前情况下,相关执法部门的强制措施也有着更大的震慑力。
森林公安人员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林业执法部门对非法运
输、加工、贩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加大,非法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
也越来越谨慎,目前,有关经营“野味”的非法活动已发展到地下一条龙服务:供
货商、提货人避开市场,选择保险性极强的地下场所进行直接交易,逃避执法人员
的检查。而各类“野味”店也开始挑选食客,如有需要食野味的食客一定要是经熟
人介绍才行,否则不予接待;在加工野味方面更是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提防执法人
员的检查,一般是另外设置厨房,暗室,一般人都不易找到其场所。而运输则采取
用雪梨箱、苹果箱等层层 “伪装”,通过铁路、航空等多渠道进行,现在像猫头
鹰、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竟有来自兰州、甘肃的,可见其货源渠道
十分广泛。

【执法难度越来越大】

从林业执法部门看,目前的执法难度大。一是执法队伍编制不满,人手不够,甚至
个别地方的森林公安队伍还处于队伍解散的边缘。二是目前森林公安办案没有专门
经费,执法方面面临着经费困难等问题,办案难度加大;三是执法阻力较大,不少
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涉及法人甚至地方政府,非法经营者往往托朋友、请熟人向
林业执法人员说人情、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执法的顺利进行。甚至在个别
地方,尤其是一些以旅游景点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方,认为对非法经营野味的查
处是一种阻挠地方经济的行为。

【食“野味”陋习应该休矣】

中国人,特别是南部省份食用野味习惯由来已久,使得野味市场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从而也就使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紧迫而且艰巨。专家认为,摒弃传统陋习,树立科
学的营养观和防疫观,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部分。

“吃啥补啥”,“吃异吃奇更进补”一直是许多人的信条。而实际上,由于全球环
境普遍受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吃野味往往达不到进补的目的,反
会中毒。人若吃了因污染导致基因突变的野生动物,则可能诱发癌症等恶性病变,
还可能破坏人的生殖细胞,生出怪胎。

行内人士说,来源不明的野味,有被天敌杀死的,有病死的,有的干脆是被不法分
子毒死的,剩下的比较健康的野生动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也往往被注入安眠药或麻醉
剂,以防止被执法人员识破。因此,基本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体内都有寄生虫、激素
、细菌和有毒物质。什么都敢吃,可能就吃出一身病,甚至吃掉命。

在绿色北京志愿者发起抵制海南养生堂宣传食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也有网友在网上
提出质疑“合理利用资源何罪之有”,确实,环保观念和野生动物保护观念的推广
和广为接受还任重道远。“何罪之有”的说法显然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这也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厂商和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淡漠,野生动物保
护知识和保护意识的宣传、普及仍然不容乐观,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力度也需要大
力加强,中国环保任重道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ugserver.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