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27日15:33:2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POP被人类合成、使用、发现毒性和被禁用时间表

1872年

德国首次合成多氯二苯对二恶英。
1874年

德国合成滴滴涕DDT。
1881年

德国合成多氯联苯PCB。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使用以有机氯化合物作为毒气的化学武器。
1929年

 多氯联苯PCB开始工业生产,随后,作为有机氯类农药、工业溶剂、原材料的有机氯化合
物的开发得到发展。
1939年

 发现DDT的杀虫效果,DDT作为杀虫剂开始工业生产。
1940年

有机氯化合物扩大生产。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机氯化合物的民用增加。
1950年

 发现DDT显示活性雌性荷尔蒙特性。
1958年

 美国修改包装法,明确规定:在包装肉类油性食品时禁止使用聚氯乙烯材料。
1962年

美国化学家卡逊的书《寂静的春天》出版发行。书中警告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化学合成
物质会带来的污染问题。
1962年

越南战争中,美国使用含二恶英的枯叶剂。
1963年

美国科学工作者查明:二恶英会给导致畸形儿。
1966年

瑞典科学家发现多氯联苯PCB对海洋的污染。
1968年

日本九州发生因食用被多氯联苯PCB污染的米糠油大量变鸡和人的中毒事件,PCB对环境的
污染问题开始引起注意; 
发现DDT对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产生雌性荷尔蒙影响。
1970年

DDT的使用达到最高峰期,全世界每年生产量为10万吨左右。
1971年

北欧各国制定多氯联苯PCB控制法规,日本也开始进行PCB污染调查。
1972年

美国提出有害物质限制法案,禁止使用农药DDT; 
日本开始限制多氯联苯PCB的使用,PCB生产停止。
1973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委员会通过"限制多氯联苯PCB保护环境决议",规定了除特
殊用途外必须禁止使用多氯联苯PCB的义务; 
日本建立化学物质审查控制法,指定多氯联苯PCB为特定化学物质。
1975年

美国弗吉尼亚州受到杀虫剂污染的14名工人的精子分析结果表明:精子运动低下,异常精
子多有出现。
1976年

意大利塞维索的农药工厂发生二恶英污染; 
荷兰从城市垃圾焚烧炉的排气中检出二恶英; 
美国禁止生产多氯联苯PCB类产品。
1978年

美国拉伍运河(Love Canal)地下填埋场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包括苯、二恶英等含氯化合
物)的泄露,使五大湖受到污染,为此,美国总统作了非常事态宣言。
1982年

美国开始进行二恶英污染调查。
1983年

从日本城市垃圾焚烧厂查出二恶英污染。
1987年

美国环保局查出纸制品中的微量二恶英。
1988年

北海海豹大量死亡,怀疑是北海污染(特别是多氯联苯PCB污染)引起免疫力下降所致。
1992年

丹麦发表调查结果:"在过去50年,男性精子数减少了一半"。
1999年

比利时肉鸡饲养场的鸡饲料被二恶英污染,导致当时的比利时政府辞职,经济损失超过10
亿欧元。
2000年

在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召集下,全世界120多个国家聚集在南非商讨制定关于抵止二恶英、
多氯联苯PCB、滴滴涕DDT等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国际公约。
2001年

全世界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公约》。公约规定:签约国家将在25年
之内停止或限制使用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它们包括8种杀虫剂和4种工业化合
物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有: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
蚁灵、毒杀芬、滴滴涕、六氯代苯、多氯联苯、二恶英和呋喃。
 

--
        /        /      \ /     /   _/
      __|           ,   |/         /
    .~  `\   / \ ,  |   /
  .~      `\    `  /  _/   _/
.~          `\  ~~`__/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7.2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