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ulian (我俗故我在),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SOS:九大水系污染报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6日18:59:3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休闲假日,临池垂钓,在清澈的湖光山色中放松心情,大概是都市人的一大享受。
然而,目前我国年污水排放量已达560-600亿立方米,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
直接排入水域。我国本是贫水大国,缺水加上污染将导致水危机。 

  水是宝贵的,水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水质,不要让水
中无鱼的悲剧发生。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的人均拥有量只有2154立方米,是世界
人均的1/4,接近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线(人均2000立方米以下)。而我国水环
境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全国700多条主要河道有一半以上受到了中度污染(地面
水标准IV类)和严重污染(V类);全国2万多个湖泊、10多万个水库中25%已经富
营养化,还有25%正在向富营养化发展。这就更加重了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为我
国21世纪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首先看一看我国的九大水系,水质污染到什么程度: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源于云南省的南盘江和贵州省的北盘江,这两条江都已受到相当程度
的污染,特别是南盘江,流经云南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全省工业经济的1/3
),每天有94.66万吨工业废水和12.36万吨生活污水进入江中,加上沿岸农药化肥
对水体的毒化,水质已经在IV-V类之间,对人畜造成了危害。水系途经广西后,
称之为红水河,广西报载:“红水河变成了黑龙江”;其主要支流邕江100多公里
河段水质已劣于IV类,旱季则全为V类;郁江、柳江,经常出现死鱼事件。进入广
东后,被5万多家三资企业包围,每年为它输送35亿立方米的废污水,处理率不到
10%,造成全省33条主要河道的42%呈IV类、V类水,深圳河、歧江河、江门河、
汾江河、珠江广州以下河段,甚至小东江、西歧江、枫江、墨江等都出现了黑臭。
 

  闽江水系 

  闽江水系受上游成千上万个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化工厂、塑料制品厂、食
品加工厂等遍地开花的影响,每年有6亿多吨废污水排入江中,造成绝大部分支流
和干流水质严重污染,城市河道、湖泊的水质大都已是V类甚至超V类。连水口附近
的水库(古田水库和龙亭水库)水体也呈黑褐色。 

  钱塘江(富春江)水系 

  钱塘江流域原本是山青水秀的天堂宝地,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河
道了,连库容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新安江水库和富春江水库,也经不住乡镇工业的
折腾,出现了富营养化;被比作西子的西湖,现在已面现菜色,湖底冒泡,天热时
还散发着腥臭,“美女”变成“丑姑娘”!苍南为开采明矾,污染了一条照兰溪;
乐清人用进口废电子元件炼制黄金,把当地的溪流包括地下水都污染了。 

  长江水系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素以水量大、自净能力强而著称,现在也面目全非了
。干流上21个大中城市,每年向长江排放63亿吨废污水,以致每个城市附近江段都
有10~30公里不等的污染段,加起来总长已超过500公里;江面上每年有航船30多
万艘次,向江中排放36亿吨废污水;沿江两岸及船舶向江中丢弃的垃圾更是难以数
计,仅仅在乌江口附近便汇集了一个1公里多长、10多米宽、3米厚的垃圾岛;再加
上广大农村各大支流污染等等。 

  国家环保总局在5年前就宣布,长江干流总体上已经污染,III、IV、V类水已
占61.2%,难怪专家们要惊呼:“从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上滴下的是乳汁,可入
海时已经加入了200吨毒汁!” 

  在长江水系中还要特别提到的三个湖泊,都已富营养化和超富营养化,一是上
游的滇池(经螳螂河、普渡河入金沙江),由于水质超富营养化,多次出现蓝藻大
暴发,已被专家们称之为患了“生态癌”,水质腥臭,劣于V类;中游的巢湖,总
体水质已超过V类,其中总磷超标5.2倍,总氮超标3.1倍;下游的太湖,2400多平
方公里湖面,大部分水域已富营养化和超富营养化,出现了多次蓝藻大暴发。这三
个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都集中在长江水系,可见长江水系污染之严重。 

  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源于河南的桐柏山,流经安徽,到江苏入洪泽湖,这是一条全流域污
染比较严重的河道,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近20年乡镇企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有严重
污染的“15小企业”(即小造纸、小化工、小酿造、小食品、小制药、小电镀等)
如“雨后春笋”,又缺乏治理手段,大量污废水都直接进入了河道。一个厂污染一
条小支流,几十个厂污染一条大支流,几万个企业几乎把淮河的支、干流都严重污
染了,连续出现重大污染暴发事件,使两岸居民农副业损失惨重,守着淮河没水喝
(连地下也污染了),厂群纠纷不断。直到中央下决心关停了2万多个厂,才稍有
好转。 

  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是我国第二大水系,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经甘肃、宁夏、内
蒙古、陕西、山西、河南,至山东入海。根据《中国水利报》的调查:黄河自龙门
以下,干流河段均为V类水或超V类水质,支流入河口均为超V类水质,有的支流(
如洛河、汾河等)几乎“有水皆污”。目前下游段经常断水,1998年共断流330天
。 

  海河水系 

  主要在河北地区,包括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北运河等支流,共有大小
300多条河流,能终年有水淌的不仅屈指可数,而且80%以上淌的还是污水。海河
年径流量为226亿立方米/年,而排入的废污水高达40.73亿立方米/年,其污径比为
1:6.5,污染程度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近期对其4279公里主要河长(含主要支流
河段)的评价,劣于V类水标准的占42.6%;凡流经城镇和近郊工业区的水道,几
乎都成了排污沟;广大平原地区也基本上不见清流,真可谓“有河皆臭,有水皆污
”。以至有人说:“若想知道河流可以被糟蹋成什么样子,只要到海河流域各个城
市的下游看一看就够了!” 

  辽河水系 

  辽河水系源于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和长白山麓(东辽河),包括大辽河在内
。这里是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535立方米,是全国的1/4。但河道
水质污染非常突出,辽河及双台子河大部分河段为V类水质,其中辽河铁岭,沈阳
和盘锦河段水质常年劣于V类标准;下游一些支流的城市河段也都劣于V类水平。大
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浑河与太子河,除源头水外,均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浑河的
抚顺以下河段,太子河的本溪以下河段,几乎所有监测断面常年水质为V类或劣于
V类,枯水期全部是黑臭水。总体上来说,已失去了河道功能;连两岸的水井2/3也
不能使用,造成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主要源于内蒙古高原,通过嫩江各支流汇集,另一源在吉林长白山
麓,经松花湖入松花江干流,又称第二松花江。 

  根据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1998年的调查,整个松花江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属
I、II类水的河道不到17.8%,而IV、V类水质的河长超过60%,也就是说,除上游
的嫩江、第二松花江污染河段稍短外,其余都超过60%,汛期和旱季几乎是100%
。原因是:这里的水资源本来就比较少,而每年流入松花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达35.19亿立方米,而且带有汞、挥发酚等有毒有害物质,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出
现过汞中毒,至今在干流底泥中还残留57.7吨汞,随时都会释放出来。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我国九大水系的水质污染情况都已相当严重,如不进行系
统治理,就难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的高速增长,甚至连人的饮用水都将出现危机。 


  国际上对21世纪的淡水资源问题已引起普遍重视,甚至把21世纪称为“争水世
纪”。有关专家曾提出这样的警告:如果各国政府不从现在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
治理水资源,到2025年用不上清洁水的人口将增加到25亿(20世纪为10亿)。 

  估计21世纪,水将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一个国家如何对待
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而那些将治理水系作为最紧迫
任务的国家,将会握有竞争的优势! 

  世界尚且如此,对人均水资源只及世界人均1/4的中国,治理水系的污染恐怕
应该比任何国家来得更迫切、更紧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