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杨过~铺着小坦子~噻你个头丫),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5 16:47:39 2007), 转信

位置

  22°00′N,113°05′E;广东省,广州以南。 

  面积 475,000公顷。 海拔 0~10米。 
  
  湿地描述 

  流入伶仃洋的西江(珠江)和几条较小河流包括东江、陪江、潭江、林西河和庄江的特大三角洲系统。有许多相互连通的河道,低地岛屿,河滩沼泽地,成为稻田、鱼池和虾塘的大型低洼田,及大片的潮间泥滩,现在存在很少红树林。造来用于灌溉的排水的水哉也被用于水产养殖业,在三角洲部分地区,这样的池塘占了土地面积的30~60%。整个三角洲人口很稠密,有许多城镇和村庄。 
  
  气候状况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常受台风暴雨影响。年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3.1℃,7月份平均气温28.4℃,无霜期352天。 
  
  主要植被 沿海地区有一些零散的红树林。 
  
  保护措施 

  仅建立了一个很小的自然保护区,鸟类乐园自然保护区,保护广州西南70公里新会天马河上一颗500多年龄的榕树的一个大型夜鹭繁殖区。1984年8月建造了一个大型大众观察塔。 
  
  建议

  C.A.Viney 建议给广州附近的大量鹭类以完全的保护。这只能在当地村民的完全协作下才能取得。如果村民坚持捕捉幼鸟出口香港,应强调严格的定额,定额只给家养的夜鹭。而且,应向香港当局要求协作限制鹭类交易。 
  
  土地利用 主要活动是水产养殖业,种植水稻和捕鱼。 

  干扰和威胁

  由于大片红树林几乎已完全改造成鱼塘。其余的湿地受到许多人类活动的压力,这些活动包括为了控制疾病而排水,围垦作其它用途,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可能由于大量使用杀虫剂,鹭类避免在大面积的稻田上取食。大量捕捉繁殖鹭类食用。1985年报道当地村民每年在广州附近捕捉4,000多只幼鸟出口香港当野味。这种贸易仅开始于70年代,需要量每年增加。 
  
  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角洲是中国最重要的渔业地区之一。 
  
  湿地鸟类 

  该三角洲被认为是雁鸭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 鹬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已记录到102种鸟,包括28种非雀形目鸟,以 鹬、鹭类和鸭类为主,主要分布于三灶岛和白藤湖。1986年上半年在西江3,500多只野鸭的集中地观察到至少50只青头潜鸭,三角洲的部分地区支持大量的鹭类,主要有夜鹭、牛背鹭、池鹭、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和苍鹭。除了新会鸟类乐园自然保护区的夜鹭繁殖地外,在广州以西,康公附近竹林里有一大的鹭类繁殖区。当地估计在这个繁殖区鸟的数量有3,000到20,000只。1985年5月,记录到4种营巢鸟:夜鹭(数目最多),池鹭、牛背鹭和白鹭。海滩外缘还见到过斑嘴鹈鹕,中华白海豚首先在珠江发现。 
  
  主要研究 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曾(1986)对该地区鸟类、无脊椎动物及红树林植被作过调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9.222.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