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杨过~铺着小坦子~噻你个头丫),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黑龙江-兴凯湖地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5 16:56:13 2007), 转信

位置 

  45°10′~45°22′N,132°21′~132°50′E;黑龙江省,鸡西市以东100公里,中苏边界处,密山县。 

  面积 438,000公顷,其中约130,000公顷属中国,其余属苏联。海拔 70米。 
  
  湿地描述 

  中苏边界上的一个长90公里宽达70公里的特大型湖泊及毗邻的沼泽地。湖泊南部的三分之二位于苏联(310,000公顷),湖泊最深处达10米,但在季风及秋季暴雨后水位变化达2米。湖水来源是东西面山里发源的河流及在湖泊北端进入沼泽地的穆梭河洪水,湖水经过小兴凯湖和迎春沼泽区进入乌苏里江。中国境内最大的沼泽地位于沿湖东北部的湖滩及松阿察河的堤岸,约26,000公顷的地区。 
  
  气候状况 较湿润的温带气候,夏天热,冬天很冷。 
  
  主要植被 

  湖的挡风部分有大面积的浮水和沉水植被,主要是眼子菜属植物。湖湾地区狐尾藻、狸藻、萎、萍蓬草、睡莲和金鱼藻是优势种。有连绵无垠的芦苇和苔草沼泽(苔属植物),耐水淹的柳丛,以泥炭藓为优势种的泥炭沼泽及沼泽草甸。 
  
  保护措施 

  一部分湖区及毗邻的沼泽地被保护在1986年建立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20,000公顷)。湖区属苏联部分被保护在兴凯湖水禽禁猎区(49,000公顷)内,1976年10月指定为拉拇萨尔公约的湿地。 
  
  土地利用 捕鱼和狩猎。属于苏联的该湖南部周围的土地已被开垦,种植水稻。 
  
  干扰和威胁 商业性捕鱼和湖泊航运可能干扰生存的水生植物。 
  
  湿地鸟类 

  许多迁徙水禽,包括白鹳、天鹅、其它雁鸭类和鹤类的非常重要的繁殖地、驿站和换羽地。苏联生物学家估计春秋季约有10万~20万鸭类飞过该地区,包括针尾鸭(27,000~32,000)、绿翅鸭(41,000~50,000)、绿头鸭(14,000~16,000)、罗纹鸭(7,000~9,000)、斑嘴鸭(4,500~7,000)、龙头潜鸭(9,000~11,000)及鹊鸭(9,000~11,000)。夏末换羽鸟以绿头鸭(10万)、罗纹鸭、白眉鸭和白骨顶为优势种。沼泽地上有大白鹭、苍鹭和草鹭的繁殖种群及较少的丹顶鹤(1981~1986繁殖季节发现了73只)和白枕鹤繁殖种群。芦苇丛中还有特有种震旦雅雀。1988年3月16日到5月31日,国内学者记录到迁徙鸟包括丹顶鹤(28只)白枕鹤(76只)、天鹅(1,202只,其中黑天鹅2只),雁(20,456只)、鸭(6,367只),其它还有鸬鹚、大白鹭、白鹳、大杓鹬等。 
  
  其它动物 生产率很高的湖泊,浅水区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鱼类。
  
  特有植物

  湖泊里有第三世遗留下来的遗 植物,对植物学和湖沼学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主要研究
 
  我国学者对鸟特别鹤进行了一些研究;湖泊的苏联部分已被苏联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的生物学家研究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9.222.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