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杨过~铺着小坦子~噻你个头丫),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江苏-盐城海滩地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5 17:07:55 2007), 转信

位置 

  32°32'~34°25'N,119°55'~121°50'E,江苏省海滩,盐城附近,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和东台县境内。 

  面积 243,000公顷。 
  
  湿地描述 

  从江苏省通吕运河口(吕四港口)到新沂河(灌河口)河口300公里海滩的永久性的,淡水到微咸水水塘和沼泽地,沼泽草地,大片芦苇和潮间泥滩,并有许多河道,潮湾及一些鱼塘;养虾池和盐场,盐度一般为10~15p.p.t。由于南面长江三角洲泥沙的沉积,泥滩以每年100~200米(特殊地区300米)的速度向外扩展,海岸不断被围塘开垦成新农田。   
  气候状况 

  湿润的温带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年平均降雨量1,020毫米,大部分降雨在夏季。年平均气温14℃,(最高39℃,最低一17℃)。一月份平均气温1℃,夏末常有台风。 
  
  主要植被 

  湖塘区有丰富的泥水及浮水植物,以眼子菜,狐尾藻为优势种。包括水车前,野菱及芡。滩涂上火片的芦苇和苔草沼泽群落以扁杆麝草,麝草和糙叶苔草为优势种,盐沼群落以盐蒿为优势种。新淤积的区域首先长有獐茅。海搪中的草地以白茅为优势种。大丰的林地由引种的刺槐人工林组成。 
  
  保护措施 

  整个地区包括在盐城保护带内,(243,000公顷)。保护带分成三个区:绝对保护区(10,000公顷);实验区(47,000公顷,其中一半在海塘之外)和禁猎区(186,000公顷)。禁猎的法令整个地区都有效,已使水禽种群有所增加。保护带包括两个自然保护区,1983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建立的由江苏环保局管理的盐城自然保护区(46,670公顷)及1986年由林业部建立的大丰糜鹿保护区,作为重新引进的糜鹿放养的基地(WWF与林业部的防作项目)。大丰糜鹿保护区包括原始的湿地,草地和人工林田。开始建立时保护区面积1,800公顷, 现已减少到1,000公顷, 保护区内现在仅有50公顷湿地。已制定了保护区的管理计划,目前正在建筑一个教育中心,盐城政府已开展了一项大众宣传教育运动,提高民众保护越冬丹顶鹤的意识。 
  
  土地利用 

  捕鱼,收割芦苇,晒盐和水产养殖(鱼和虾),邻近地区集约性的农业和林业。许多草被割来作转炉的燃料,收割芦苇作屋顶材料。 
  
  千扰和威胁 

  部分沼泽地已被排干水改作农田或鱼塘,一些地区被建筑工程干扰。在黑嘴鸥的一个繁殖地附近正计划修建新的海塘。围起40,000公顷的盐沼地。狩猎漳子还时常发生。 
  
  经济和社会价值 

  沼泽地支持小规模渔业和芦苇生产业,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绕在中国人口最稠密地区提供了一个自然保护教育和研究的极好基地。 1988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司密柔尼亚研究所(Smithonia Institution)协作;每年在盐城保护区内举办“野生动物管理技术”培训斑,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湿地鸟类 

  许多水禽,特别是,鸳、雁、鸭、鹤、白骨顶,xing 和鸥类极其重要的越冬地。该沼泽地尤其以濒危的丹顶鹤的大型越冬种群而出名。冬天出现的数目近来不断增加, 从1981年的200只到1982年420只,1984年476只,1986年618只,1987年608只)丹顶鹤10月下旬到达,3月上旬离去,1988年1月刘白组织的水禽调查在23个点上发现水禽535,000余只,其中包括15,200只小hu, 6,500只凤头hu, 1, 150只大麻gan;260只中白鹭; 540只大白鹭,1550只苍鹭,20只白琵鹭; 11只大天鹅; 35,000只鸿雁;20,000只豆雁, 11,200只白额雁,2,350只灰雁, 3,700只赤麻鸭,10,300只翘鼻麻鸭,2,450只赤颈鸭, 900只罗纹鸭; 1,050只赤膀鸭, 960只绿翅鸭,157,000只绿头鸭;113,000只斑嘴鸭; 5,600只针尾鸭; 3,300只白眉鸭, 20,700只琵嘴鸭J 5O0只红头潜鸭; 750只青头潜鸭, 1,300只普通秋沙鸭, 318只丹顶鹤; 101,000只白骨顶; 150只黑超长脚鹅; 750只反嘴鹤, 12,800只其它10种xing及11,200只四种鸥。 1990年1月施泽荣等组织的隆冬水禽调查中,记录到越冬鸟104种, 18万5千余只。包括576只丹顶鹤和1, 186只灰鹤; 63只白琵露1 46只白鹤等。迁徙季节也出现大量的鸦鹅,曾记录到多达100只一群的红腰a,该沼泽地区对繁殖水禽也相当重要,包括珍稀的黑嘴鸥,该鸟的繁殖地最近才被发现。总数超过100对鸟的二个营巢区位于盐城沼泽地, 第一个营巢区1984年在该区的北部发现;第二介于1987年在南部发现, 1987年在北面营巢区发现约540只鸟, 在南面的营巢区发现350多只。也有白额燕鸥的繁殖区和震旦鸦雀的留鸟大种群。鹊鹅在此繁殖,冬天出现白尾海鹅。在盐城自然保护区总共巳记录到226种鸟。 
  
  其它动物 

  现在已在野外绝种的糜鹿, 40年代中期在江苏沼泽地出现过。最近进行丁一项再引进项目试验, 1987年9月在120公顷的放养地区有38头成年鹿和6头幼鹿。漳子在该地区还很普遍,已记录到多达40头的群体。该沼泽地还有很丰富的鱼类。 
  
  主要研究和设施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江苏野生动物保护学会,江苏教育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学家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动、植物区系,特别是鹤类进行了各种研究。北京林科院负责管理糜鹿的再引进工作。在大丰已建立一个研究站和一个教育中心。整个地区正在发展成为科研和自然保护教育的中心,鼓励自然观光。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9.222.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