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杨过~铺着小坦子~最爱包包),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监管强势出击 突破污染重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Feb  2 10:02:36 2007), 转信

典型经验③ 
监管强势出击 突破污染重围  
 
2007-02-01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 

  编者按:山西是全国的污染大省,环境污染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为改变这一状况,山西省委、省政府站得高、看得远,认识明确,措施有力,敢字当头。他们勇于正视问题,敢于向污染宣战,坚定地提出“绝不要污染的GDP”。正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环保部门通过创新制度、严格执法、强化问责,打开了环境执法工作新局面,树立了环保权威。山西省这种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值得全国各地学习。我们相信,只要下最大的决心,采取最有力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山西的环境一定能够逐步改善,环保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山西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任务十分艰巨。山西省委、省政府将专项行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环境综合治理的突破口,一年来,通过创新制度、严格执法,动真碰硬、强化监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专项整治战略,在较短时间内打开了工作局面,树立了环保权威,见到了实际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铁腕执法,动真碰硬,强势出击。造成山西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是执法难度大、手段软。为此,我们采取强势攻克重点、合力围剿难点的治污措施,专挑影响大的硬骨头啃,对违法企业起到震慑作用。 
  我们按照《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的规定,选择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先行突破。以孝义市、襄汾县、河津市、介休市、清徐县、怀仁县这些全省经济上名列前茅但环境污染严重的县(市)为突破口,依法对焦化、冶金、煤炭、化工、电力、耐火六大重污染行业集中进行清理整顿。我们按照全面清理、分类处置、突出重点、人事结合、务求见效的方针,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做法,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初战告捷。 
  我省多数区域大气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大部分集中在火电行业。2006年省政府决定,对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20台机组予以关闭,对32台机组停产治理,对89台机组实行处罚,并召开全省电力企业污染治理促进会,公开宣布了处理决定。省长于幼军针对关闭这些小发电机组批示:没有商量的余地。有力地推动了电力企业脱硫设施建设。目前,老机组(2005年以前投产)的脱硫设施建设开工率达到60%以上。今年新审批发电机组提高准入门槛,全部上脱硫设施,全部用空冷,否则一律不予审批。对山西最大的国有企业太原钢铁公司、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钢铁公司、影响最大的合资企业富士康公司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写出书面检查。这种抓大碰硬的做法,在省内产生了很大影响,环保在山西全省工作中有地位了,说话有权威了,腰杆子硬起来了。 
  二、创新政策,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省委书记、省长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环保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领导逢会必讲环保,部门认真落实环保。我们先后和银行、铁路、电力、国土、煤炭、建设、公安等10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对污染企业围歼堵截,找到了对违法企业有效治理的新途径,形成了新时期治理污染的环保统一战线,掀起了联合执法的环保风暴。第一,断财源。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联合发出通知,对决定关闭、停产的环境违法企业,由省环保局通告“人行”,由“人行”发布信息,各商业银行执行停贷。第二,断电源。我们与山西电力公司联手,对决定关闭、停产的环境违法企业,由省环保局函告省电力公司,由电力公司通知地方供电部门停止供电。第三,断货源。我们和铁路、公路运输部门联手,对环境违法企业停止安排运输计划。我们在处理孝义市的违法企业时,就采取了部门联动的执法措施。省环保局暂停对孝义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并将函告各相关单位,各单位立即采取了停贷、停电、停运措施,多管齐下,对全市违法排污企业起到了伤筋动骨、釜底抽薪的效果。这一部门联动、综合治污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环保部门的执法不到位问题。 
  省环保局选择环境污染危害典型事例,组织拍摄了《忧患家园》纪录片,引起了各级、各部门、全社会的强烈反响。组织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百县千企万民环境意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各市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污染企业、污染县市曝光于全社会,对污染企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 
  三、落实“四责”,政府履职,主官尽责。落实政府的环保责任,让政府履职,让主官尽责,有效地推进环保工作在当地的开展。 
  一是落实责任制。将环保任务分年度下达给各市县人民政府,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省环保局与省监察委联合对26个全省典型的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将30个严重违法案件移送工商、电力等部门落实相应措施。对吕梁市兴县不履行职责、造成土焦大面积死灰复燃负有领导责任的分管县长、镇党委书记、镇长进行了严厉处分。 
  二是建立考核制。制定了“蓝天碧水工程”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考核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119个县(市、区)安装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由省长和市长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市长和县长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一年一考核,县市连续3年环保排在倒数后三位的,建议政府主官移位。 
  三是实行问责制。对考核结果实行“四挂钩”:跟政绩挂钩。将环保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跟任免挂钩。实行环保一票否决,被评为环境差和较差地方的官员不予提拔;跟政府部门、企业评先创优挂钩。环保业绩差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跟执行纪律挂钩。省监察委和省环保局制定了《山西省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处分暂行办法》,对环境监管失职、渎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给予纪律处分。从省环保局自身做起,对违反管理规定、擅自出具环保证明以及对违法建设项目查处不力的有关处室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 
  四是实施一票否决制。各级党委、政府对同级环保部门领导干部的使用,必须主动征求上一级环保部门的意见。在评先、评优、评模中,先征求环保部门的意见,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的优先权,一年中,我们先后否定了10多个企业的评先评优资格,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广告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2.32.24.2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