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BI (和我一起去流浪,ok?),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长江上游生态初步改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29 09:58:30 2000), 转信
北京青年报
长江上游生态初步改善
林草覆盖率从原来的 22% 上升到 41%
新华社北京 8 月 26 日电(记者 令伟家 李自良 侯志明)
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效益。川、滇、渝三省市
最近的卫星遥感调查表明,这一流域长期以来持续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已初步得到
遏制,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的侵蚀强度明显下降。
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所在的金沙江、嘉陵江和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流失量占上游总量的九成左右。新的调查资料表明,与 1987 年卫星遥感
数据相比,三省市目前的土壤侵蚀量已由原来的每年 15 亿吨减少到 13.39 亿吨,下降
了 11%;代表水土流失强度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 18 个百分点。
长江问题关系全国大局,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对整个流域的发展至关重要。1989 年
,经国务院批准,长江上游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并开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
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等地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被群众称为“德政工程”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自实施以来累计投入
资金 12 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接近 6 万平方公里,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从原先的 22
% 上升到 41%。项目覆盖面已从当初七省市的 61 个县扩大到九省市的 182 个县,接受
治理的小流域达 2000 多条。曾经是长江上游输沙“大户”的嘉陵江流域,经过治理后
,原先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江水泥沙含量比过去降低了 16% 左右。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也取得显著效益。短短十年内,工程区的森林覆盖
率从 20% 提高到 25%。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保局总工程师史立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长江上游
的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还在加剧,长江上游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任
务还很艰巨。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0.19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ueryu.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