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yulian (我俗故我在),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6日18:55:1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
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
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
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
GDP的0.93%。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
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
,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5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
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
定;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
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渤海近岸污染程度减轻,东海近岸污
染略有加重;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大都控制在轻度污染水平;全国辐射环境质量
良好。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1/
3;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
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
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水环境 

  状况 

  200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
满足Ⅲ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6.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13.8%
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主要水系 

  长江流域干流43个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主要一级支流汉江
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岷江、湘江和赣江达Ⅱ~
Ⅳ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和氨氮。 

  黄河流域干流7个水质监测断面Ⅱ、Ⅲ、Ⅳ和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28.6%、
42.8%、14.3%和14.3%,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等。黄河干流悬浮物浓度
高达1500~5500毫克/升。两大支流渭河和汾河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珠江流域2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Ⅱ、Ⅲ和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57.1%、
28.6%、3.6%和10.7%,水质良好。广东境内部分江段有机污染指标超过Ⅲ类标
准。 

  松花江流域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Ⅲ、Ⅳ类水质比例分别为43.8%和56.2%。
其中嫩江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第二松花江以Ⅲ~Ⅳ类水质为主,松花江干流则以Ⅳ
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淮河流域8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54.8%的断面达到Ⅰ~Ⅳ类水质要求,8.9%
的断面属Ⅴ类水质,36.3%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干流水质基本达到规划目标高锰
酸盐指数为Ⅲ类的要求。流域枯水期水质较差,丰、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主要污
染指标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海河流域5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Ⅰ~Ⅲ类水质要求的占30.3%,主要分布
在水源地及其上游生态保护区内,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和
60.7%,主要分布在一般监管河流、跨省界河流及渤海湾入口处。主要污染指标为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辽河流域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Ⅱ、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6.3%
、25.0%、6.3%和62.4%。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浙闽片河流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到Ⅰ类的断面占7.0%,Ⅱ类占30.0%,Ⅲ
类占45.0%,Ⅳ类占9.0%,Ⅴ类占6.0%,劣Ⅴ类占3.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金华江和衢江部分江段污染相对较重。 

  内陆河流污染较轻,Ⅰ类水质的断面占21.0%,Ⅱ类水质为52.0%,Ⅲ类水质
为26.0%,Ⅳ类水质为1.0%。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顺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
和长江。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 

  大型淡水湖泊 

  太湖101个监测点位中,80.0%的点位高锰酸盐指数达到规划要求。湖体22个
点位中,总氮、总磷等超标突出,属富营养化状态。环湖主要河流及环湖交界水体
污染严重。 

  滇池湖体13个监测点位均为劣Ⅴ类水质,草海污染突出,外海高锰酸盐指数基
本可达Ⅲ类水质要求,总氮、总磷污染仍很严重,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 

  巢湖湖体12个监测点位中,54.0%的点位为Ⅴ类水质,46.0%的点位属劣Ⅴ类
水质,总氮、总磷超标严重,属中富营养状态。 

  其他大型淡水湖泊洱海、兴凯湖和博斯腾湖水质良好,湖体水质均达到Ⅲ类水
质标准;洞庭湖、镜泊湖和洪泽湖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白洋淀、达赉湖和南四
湖污染严重,均为劣Ⅴ类水质。 

  大型水库 

  北京密云、抚顺大伙房、吉林松花湖、天津于桥、湖北丹江口、合肥董铺、青
岛崂山、烟台门楼、汉口石门和杭州千岛湖等10座大型水库中,千岛湖为Ⅰ类水质
,于桥水库和松花湖为Ⅲ类水质,其余7座水库为Ⅱ类水质,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
好。丹江口水库、千岛湖和石门水库处于贫营养状态,其他7座水库处于中营养状
态。 

  地下水 

  2000年,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因降水量普遍较小及主要城市开采量增加,地
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因降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程度
相对较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为平衡。 

  黄淮海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小,近年来地下水位不
断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及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在不断增大;河北、河南豫北地
区和山东西北地区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连成一片,形成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华北
平原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 

  2000年,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
水部分水质指标超标,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
、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pH值等。在污染程度上,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尤
以华北地区污染较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趋于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