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全球环境展望-3》综合评述 (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09:00: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3.2.4 沿海和海洋地区
据估计,1994年全球人口的37%生活在离海洋60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内,其人口的总数要大于
1950年全球的人口总数。

污水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缺
乏对下水系统的规划和投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5年发起了全球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人类活动侵扰的行动计划并
于2001年重新推动该计划。

减少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是一项重要的目标。

由于海洋的污染而使全球在人类疾病和健康方面的经济损失接近于130亿美圆。

污水排放、各种化学肥料以及汽车、卡车和其他各种交通工具所排放的气体使海水中的含
氮量日益增多。

1991~1992年期间,北朝鲜的渔民由于赤潮(由于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使毒性藻类疯长的
结果)而招到的经济损失达1.33亿美圆。

化学肥料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在发达国家已经稳定不再增长。

其他对于海洋构成威胁的因素包括气候的变化、石油溢出、重金属的排放、各种不降解的
有机污染物质 (POPs) 和垃圾。由于沿海地区的发展、农业和森林采伐而导致的泥沙沉积
成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威胁,特别是在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区域性海洋计划中海洋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随着2002年3月太平洋
东北区域海洋协定的签署,该计划现在几乎已经覆盖了全球所有的海域。

2001年初,多个国家通过了斯德哥尔摩有关不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质 (POPs)的协定。

全世界有1/3的渔场现在由于超采而衰竭。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为了恢复鱼储量而采取的休
渔措施而发放的津贴达200亿美圆。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