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矿产资源开发时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31日10:56:22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北极地区在1930年以前基本上是安静的。当时加拿大的北部被一群安于现状的保守派--皇
家警察和富商所统治。土著居民择地而居,偶尔也出来做生意、做礼拜、走亲访友,或帮
助每年一次的补给船卸货。

  格陵兰岛沉睡在丹麦慈爱的怀抱中,这里的土著人依然沿袭他们传统的生活习惯。丹
麦官方的政策是禁止外界打扰土著居民平静的生活。因为国家控制了贸易和商船,所以相
对来说容易保持格陵兰的宁静。

  阿拉斯加在经历了野生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淘金热(1898年前后)之后,又恢复了原
有的宁静。南方人仍然把这块土地看成遥远的、罗曼蒂克式的、工业价值和重要性极小的
神秘之地。麋鹿在茂密的草丛中悠闲地进食,但是这里就是后来安克雷奇的楼群所在地。

  西伯利亚发生的重大变化来得较早,但不是在北极地区。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始建于1
892年。这项工程跨越凹凸不平的台地,每年修建590公里,于1905年完成。铁路引来了西
伯利亚的工业化,人们在此建厂开矿,人口主修建铁路前的400万猛增了一倍。在本世纪20
年代和30年代,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即使如此,北极地区依然基本保持
着未被开发的相对原始状态。

  这一时期,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时代仍未到来。冰晶石作为炼铝的一种原料,从1856
年就在格陵兰岛的西南部进行了采掘。在1850年小冰期结束后,北冰洋可以行船的季节由
每年3个月延长到5个月,因此波士顿的约翰·朗伊尔才于1906年在圣匹茨堡采煤。但此时
的矿产资源开发对于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来说简直谈不上影响。北冰洋和北极的绝大
部分陆地仍然保持原样。

  二次大战后,北极地区仅经历了简短的过渡,就从石器时代一下子跳到了太空时代。
倚仗先进技术的支撑,南方一切先进的东西都搬到了北极,使得传统的适应北极自然条件
的文化一跃变成了难以定义的现代北极文化。

 
横在冰原上的管道
 
  1908年,在沿爱沙巴斯卡河进军北极的路上,探险家维尔加墨·斯太芳森注意到沥青
从河岸的各处渗出,天然气燃起的火焰在荒野中闪烁。对斯太芳森来说,这“严然是照耀
这个未知的北部王国文明和经济发展之路的科学火炬”。阿尔博塔沥青沙地的发现竟预示
着1987年日产50万桶原油。如今,1300公里的输油管把原油从这一地区输往阿拉斯加南部
的港口瓦尔迪兹,大型运输船再将油从瓦港运往南部。

  1968年2月,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北坡普鲁度湾附近意外地找到了石
油,进一步的钻探证实了巨型油田的存在。有关的公司计划铺设一条管道,把原油从这里
输往南方市场。这个建议被批准,并在工业巨头们的正式担保之下从日本定购了管道。尽
管这一计划遭到了土著居民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但石油公司在作了多年的妥协
和让步之后,还是于1975年开始铺设管道。管道和瓦尔迪兹终端设施一共耗资100亿美元,
差不多8倍于原来的预算。

 
资源开发
 
  从那时起,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现已探明阿拉斯加的石油储
量达70亿桶,天然气达8千亿立方米,据估计这里的石油储量能达到380亿桶和40万亿立方
米天然气。加拿大北部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与阿拉斯加相当或更多。然而在俄国北部,其
油气资源的储量又远远超过了上述两地区。除油气资源外,北极地区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大
的煤矿以及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石棉矿、钨矿、金矿、金刚石矿、磷矿和其他贵金
属矿。

  除加拿大魁北克省耗资150亿美元的詹姆斯湾水利发电系统和西伯利亚的几个巨型水电
系统外,北极巨大的水电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北极就像一个装满珠宝的神奇的水晶宫
,人类需要掌握的诀窍就在于既取出里面的宝物而又不破坏这个水晶宫。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8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