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美国“T-3”浮冰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31日11:01:3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虽然美国从很早就开始了建立浮冰漂流观测站的试探性工作,但正式建站却比前苏联晚得
多。

  第一个美国浮冰站建于1951年,仅仅持续了23天就被因周围的浮冰块强烈挤压而形成
的冰脊破坏了。首战失利并没有使美国人灰心,因为他们已经寻找到了真正适合建立浮冰
站的冰块。

  他们5年前发现的一块巨大的浮冰岛已经漂流到北纬88°、西经156°的极区北冰洋海
域,正巧位于罗蒙诺索夫海岭与马卡洛夫海盆的构造接合带上,这是地球物理学家最关注
的地区。这块平坦的大陆性冰川冰,面积16.5×8公里,厚达63米,是建立漂流站稳定而耐
用的最理想场所。虽然前苏联人宣称他们早在1941年就发现了这块浮冰岛,但首次发现与
实际控制毕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美国空军随即于1952年3月建立了更大规模的固
体地球物理与气象观测站――“T-3”浮冰站。

  然而,正当踌躇满志的美国科学家在冰上埋头苦干的时候,却发觉浮冰岛慢慢向南方
漂去。浮冰岛漂移的轨迹越来越令人心灰意冷,到1954年3月,“T-3”浮冰岛竟然已经漂
移到埃尔斯米尔群岛气象站附近,并在那里搁浅。在那个位置,地球物理调查显然己经毫
无意义,重复的气象观测又没有必要,美国只得恋恋不舍地放弃那曾经寄托了许多希望与
幻想的“T-3”浮冰站。更令人不甘心的是,经过两年的漂流,厚实的浮冰岛的面积居然
丝毫无损。

  幸好,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目标大大扩充了地球物理与高层大气领域的调查内容,
从而使固定的“T-3”浮冰岛的位置再次变成必要的观测点。于是美国科学家重新启用了
“T-3”浮冰岛,并使之成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美国国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站1957
年扩建并更名为“布拉沃”站,并一直工作到1961年。

  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美国始终保持“布拉沃”站和1957年4月建立的“阿尔法”站
的正常工作。“阿尔法”站建在一块厚3米的浮冰上,并一直作业到1959年。1959年“查尔
列”站代替了“阿尔法”站,但工作不到一年,即因冰情危险而放弃。美国前5个浮冰站,
全部由美国空军控制。

  1960~1965年,美国海军的北极研究实验室与阿拉斯加大学先后共同建立了4个浮冰考
察站,均以北极研究实验室浮冰站的英文缩写“ARLIS”命名。“ARLIS-I”站建于1960年
9月,由于浮冰很快破碎崩解,考察站不得不在1961年3月关闭撤离。

  “ARLIS-II”站于1961年5月建在一个冰岛上,冰厚约20米,面积5.6×3.2公里。浮
冰岛于1965年5月漂入丹麦海峡时,考察站即被放弃。实际上,这个浮冰岛曾于1959年被加
拿大北极考察队作为一个浮冰观测站利用过。

  “ARLIS-II”站建于1964年2月,漂流101天后放弃。“ARLIS-Ⅳ”站建于1965年2月
,总共工作了111天。

--
        /        /      \ /     /   _/
      __|           ,   |/         /
    .~  `\   / \ ,  |   /
  .~      `\    `  /  _/   _/
.~          `\  ~~`__/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8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