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北极“AIDJEX”浮冰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31日11:01:56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在1970年开始实施的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期间,美国也在北极地区设立了一些浮冰
站。

  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了解北极海冰对其环境的大尺度影响,解决海冰覆盖与全球大气
环流的相互作用和冰覆盖海域冰上、冰下导航等问题。冰下导航依赖于对海底地形、冰下
海水中声纳传播状况、冰层中通讯状况的更好了解,因此获得关于海冰的扩展、位置、冰
厚和破裂特征的最新情报对海军在北极执行任务至关重要。以前的单站观测已不够用,因
此采用漂流站阵列进行测量。

  根据设计,一个漂流站阵列由一个中心载人站和环绕它的4个无人站组成,形成一个面
积为20平方公里的观测区。4个这样的载人浮冰站阵列形成了大约100平方公里的观测区域
。后勤基地总部安置在一个安全地带,如一个附近的冰岛。各站都进行关于站位、冰情及
气象要素的正规观测。

  此外,还要通过航空摄影、侧视雷达、激光剖面仪和红外图像来进行冰表面观测。冰
下地貌形态则必须用潜艇潜航调查来完成。这些资料表明了海冰流变学、热平衡和大尺度
冰形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大洋边界层波流的变化规律。后勤支援包括用中型或轻型飞机担
任主站和卫星站之间的运输任务,直升飞机主要用于夏季飞行和人员换班。

  “AIDJEX”载人站计划持续2年时间,在每个作业季节的选定时间内,当冰情有波动和
环境条件允许时,各站要进行同步观测。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主要解决了3个问题:
①大尺度冰形变与外部应力场的相互关系;②冰形貌与大尺度应力场的相互作用;③冰形
变及地貌对热平衡和冰形成的影响。

  1970年春和1971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站后勤支援主要由加拿大大陆架计划署提供。
当时还设计了一种先进的无人冰下研究船供作业使用。现场观测和该计划的主要部分是在1
972~1973年进行的。

  前苏联的极区试验计划和美国、加拿大的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是互补的,两者
都对北极地区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系统的研究做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在计划执行期间,
苏、美两国科学家还进行了交流。1972年春天,3位前苏联科学家第一次正式访问了美国的
两个漂流站。而作为北极冰动力学联合试验计划负责人的N·温特施泰纳博士对前苏联冰覆
盖动力学理论和现场调查情况则十分熟悉。

  “AIDJEX”主站于1972年2月建于阿拉斯加巴罗角北480公里处,位于北纬75°23′和
西经147°42′的浮冰上。到4月上旬,该站漂到了北纬75°06′和西经150°45′的地域。
前苏联人员是从前苏联“北极19号”站乘飞机飞到美国“T-3“站上的。当时,“T—3”
站位于北纬84°23′和西经84°30′的位置。同时,美国和前苏联漂流站之间第一次建立
了通讯联系,此后便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保持着联系。而且“T-3”站请“北极19号”站报
告了它的位置、气象状况和飞机跑道情况。在“AIDJEX”主站,前苏联人员应邀观看了由
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的无人潜水器的试验。这是一种不系绳缆在水下收集资料
的装置,从冰上对其进行声控,包括跟踪、导航、返回、避碰、资料收集与传输等。前苏
联亦应邀访问了卫星站,考察了自动站的场地情况。

  由美国海军研究署建立的北极浮冰站还有许多,从70年代开始,海军研究署即派人到
这些浮冰站上进行轮班作业。在这些浮冰站上的研究已成为日常工作,而且这些浮冰站还
可以作为海军水下作业的支援基地。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8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0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