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nowshuang's bub),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三峡第一爆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 03:02:54 2002) , 转信
月20日1点40分,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重庆奉节旧县城永安镇政府的楼房轰然坍塌,“
三峡清库第一爆”顺利炸响,这非同寻常的“第一爆”拉开了三峡库区大规模库底清理工
作的序幕。
三峡库区开始大规模库底清理工作
三峡水库的淹没区有600多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和湖北省的20个区县,有两座城市和11个
县城、114个集镇、1500多个工矿企业要搬迁。据调查统计,库区175米水位以下,仅重庆
库区,需要进行清理的就有建筑物2943万平方米,受淹果林地13.24万亩,垃圾堆178处近
300万吨,厕所30.36万平方米,医院及兽医站1967个,坟墓4万多座,屠宰场1500个,有毒
物质场地703处。对这些淹没物进行拆除和清理,是控制水体污染,实现三峡库区青山绿水
工程和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卫生防疫部门对旧居民点的消毒,可以防止水库蓄
水后,库区发生疫情;旧城和集镇建筑物的拆除,有利于三峡水库的航运安全;库底清理
,是三峡移民工程的重要环节。 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陈联德介绍,按技术规范要求,库底
清理须在蓄水前3个月完成。2003年6月,135米水位开始蓄水,在这一水位线下,有170多
万吨垃圾和大约1300万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清理。国家已经为此投入了数亿元的资金,但是
这艰巨、繁重的清库任务,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陈联德说,奉节县在三峡库区首
次进行爆破拆城,是三峡库区大规模清库工作正式启动的标志,吹响了库区移民攻坚的冲
锋号,重庆库区的万州、巫山等地的库底清理工作也将随即全面展开。
文物保护刻不容缓
与“第一爆”在20日下午1时同步进行的,是瞿塘峡内绝壁上的稀世国宝———摩崖石刻将
被整块切割取下,搬迁到新址。由于这些包括各个时代文人墨客真迹的石刻全部位于二期
水位线下,所以根据每幅题刻的特点,瞿塘峡题刻将通过原地保护、翻模复制、切割搬迁
等三种办法分别加以保护。 三峡地区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其中不少还没经过挖掘。随着三
峡工程的进展,对这些文物的挖掘抢救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白帝城附近的农民在改土造田的过程中,深翻土地,都能发现大量的瓦砾,下面有近10
厘米的木炭,再下面是八人才能抬动的大条石。1998年,重庆市考古所开始在白帝城进行
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在踏遍整个瞿塘峡西口长江两岸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后,20
00年才初步确定并复原了南宋白帝城的基本面貌:即在瞿塘峡西口,现在仍然保留有7000
余米城墙,在5个平方公里范围内封闭为一个整体的山城,以白帝、鸡公两山环抱的山坳和
两山山顶平地为历代活动区,并留下了大片的建筑遗迹。 据重庆市考古所的专家介绍,南
宋白帝城依山而建,整个山城前临大江,后靠山岗,地势险要。根据城墙的走向,专家判
断宋城的防御重点在西方之敌,这与当时整个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目的是吻合的。根据调
查和局部解剖,整个山城现存城墙是在较短时间内一次性大规模的建设中筑成的,建造方
法、城墙风格都较为统一,通过解剖残存的各段城墙填土,内均包含少量南宋影青瓷片,
因此专家断定这一山城的建造年代应为南宋时期。 而作为长江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三峡库区
,在淹没前想方设法抢救文化遗产,不让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我们手中遗漏,这是对历史的
负责。造福不遗祸,这是三峡工程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奉节县城的爆破声,炸响了三
峡清库的第一炮,此后,万州、云阳、巫山等地的清库工作也将全面展开。而瞿塘峡摩崖
石刻的搬迁,也标志着三峡文物的抢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移民工程令人瞩目
三峡库区最终要搬迁安置100多万移民,人们曾经担忧:中国有能力完成世界水库移民史上
最大的移民工程吗?在三峡水库正式蓄水进入倒计时时炸响的这一炮,说明三峡移民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三峡百万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已经基本得到破解。 三峡百万移民分为
4个时间段进行搬迁,其中以1993年移民工程正式实施到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这一时间
段最为关键。在此期间,三峡库区要搬迁50多万移民,这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能否按时蓄
水发电,这一阶段因此被移民部门称为“移民攻坚阶段”。 到去年年底,三峡库区已经成
功搬迁安置了40多万移民,其中重庆市安置了30多万人,湖北省安置了11万多人。来自移
民部门的消息说,余下的约10万移民大多数已经具备了安置条件,正在进行搬迁,到今年
年底将基本结束搬迁。 奉节旧城居住了5万人,这些居民在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前
将全部搬迁。目前,有4万多人已经搬迁或具备了搬迁条件。记者在奉节新县城看到,这里
已经人来人往,到处是商店和居民小区,党委和政府机关都已在新县城办公。县城的建筑
装饰商店和运输公司的生意最为火爆,因为许多居民正在忙着装修和搬家。 三峡库区的安
置容量不足,农村移民难以有效安置是移民工程的一个难题。1999年,国家对移民安置政
策进行重大调整,鼓励和引导12万多三峡农村移民外迁。目前,已成功外迁安置了10万多
农村移民。三峡库区要搬迁1500多家企业,但其中大多数企业污染和亏损严重,国家根据
这一情况又做出调整:破产关闭约1000家“污染、亏损大户和耗能”的移民企业,扶持一
批有前途的企业,为三峡库区的工业机构调整提供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遇。三峡百万移民
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世界所关注。最近,国家在三峡库区又实施了两项重大决策:投入
上百亿元治理和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投入40多亿元治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专家
们认为,这两项政策的出台将为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垫定坚实基础。 弹指一挥间,三峡
移民工程已实施了10个年头。这10年,恰好就是三峡库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统
计资料表明,现在三峡库区20个区县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三峡工程上马时增加了2.21倍
,财政收入增加了1.83倍,农民收入增加了2.1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6.
02倍。
今年将围绕6大目标展开建设
宏大的三峡工程涉及枢纽建设、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文物保护以及输变
电工程等,错综复杂,又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难解方程。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
工,到2009年全部竣工,工期17年,至今时间过半。 今年,三峡工程将围绕六大目标展开
建设,这6大建设目标是:2002年5月,1997年大江截流形成的上游围堰破堰、三峡大坝基
坑开始进水;2002年6月,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闸门、启闭机及调控系统安装全部完成;200
2年7月,永久船闸开始进行无水状况下的联动调试;2002年9月,大江截流形成的下游围堰
破堰进 水;2002年11月,三峡工程进行二次截流——导流明渠截流,三峡大坝泄洪坝段导
流底孔过水,三峡工程进入三期导流阶段;2002年底,永久船闸开始进行有水联动调试。
三峡工程已确定在2003年实现大坝下闸蓄水、首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的目标,今年
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三峡大坝和水电
站厂房要分两期建设,目前在建的导流明渠以左的大坝和水电站厂房将在2002年基本完成
土建工程,全年安排混凝土浇筑仅为147万立方米,比2000年和2001年安排的400万立方米
以上的浇筑任务大幅减少,而金属结构安装和机电埋件安装仍处于高峰期,发电机组安装
任务比上年增加,计划完成1至2台水轮发电机总装任务。
华夏经纬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24.1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