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三峡工程的地震风险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2日21:23:3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 原文由 ZhongNanHai 所发表 】
  

王维洛 

  

  

  

⊙ 卫星照片上的阴影是什麽? 

  

  在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在距三峡 蟀影又 下游500米处,有一条呈北北东 

向断续展布的线性影象通过坝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这是遥感专家的任务。有人 

推测,这可能是条断裂。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进行了地面核查,浅层物探,没有 

发现断层。最后,专家们解释是∶线性影象是地形、地貌、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差 

异等综合影响表现。这是一种模糊的说法,在任何场合下都适用,都不错。断层本 

身就是影响地形、地貌、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的要素之一。 

  

  然而,据中国的媒体报道,三峡工程明年大坝将完工,却在这个时候,重新开 

始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重新论证。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这些地质调查研究论证,本该是 

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中的最基础部分,为什么要在长江截流工程完成、大  浇铸开 

始的时候重复这项工作?这是因为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出现严重的错误,并且被 

开工以来的实践所一一证实。 

  

  因水库淹没要全城迁移的巴东县城,就是一个显例。第一次选的新城址,投资 

数千万,一场暴雨使新县城向下活动数米,新盖的邮电大楼开裂;第二次选址,又 

投资数亿元,但地址的滑坡体又进入活动期。现在是第三次选址了,依然有可能发 

生滑坡。 

  

  既然如此,就应该停工等待地质灾害论证的完成,现在却一边加紧施工,一边 

悄悄地地重新调查论证,完全违反施工常识。 

  

⊙ 水库诱发地震机率很低吗? 

  

  三峡工程论证关于地质论证,有两个结论,一、认为水库诱发地震,是在特定 

的条件和背景下才产生的一种数量很小的事件;二、工程位于地震活动比较弱的地 

区,是天赐的最好坝址。 

  

  关于第一个结论,是在玩弄数据游戏。从至今还保存的叙利亚境内的最古老水 

库坝算起,人类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筑坝历史,但建造坝高超过一百米、二百米甚至 

三百米的高坝,还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1936年美国的胡佛水库地区发生地震 

,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但当时认为只是一个孤立现象。六十年 

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62年中国的新丰江水库发生了6.1级地震;1963 

年世界上库容最大的赞比亚和津巴布卫的卡里巴水库发生了5.8级地震;同年意 

大利的VAIONT水库发生地震的同时也出现山体崩塌和滑坡;1966年希腊 

的KREMASTA水库发生了6.3级地震;1967年印度科依纳水库地区发 

生至今最严重的水库诱发地震,地震强度为6.5级;1972年世界上大坝最高 

的苏联NUREK水库(坝高三百十七米),发生4.5级地震,当时大坝尚未完 

工,但是地震却一个接一个的不断发生;1975年美国的OROVILLE水库 

发生5.8级地震,公众的忧虑迫使附近正在施工的AUBURN水库停工,重新 

论证,修改抗震标准;1981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后的纳赛尔水库发生 

了5.6级地震。 

  

  这些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弱震地区或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区,地震强度均超过历史 

上所记录的最大地震强度,这些地震强度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对建筑物,以至对大 

坝本身的破坏。197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了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研究的专 

家组,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地震学家认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实用 

的判断水库诱发地震风险的指标,所以,所有的‘大型水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 

认为,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著名的地震学家洛德(曾任世界地震学会主席 

)在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和大坝高度的关系后指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大坝越高,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大。这个结论,参加三峡工程论证的专家是知 

道的。 

  

⊙ 三峡坝址是上帝赐予的最好坝址吗? 

  

  三峡 蟀影又 在三斗坪的黑云母花 谘一疑希 有人把它吹为是个上帝赐的好 

坝址。 

  

  成都地质学院邓明聪教授认为,“三斗坪工程坝基不好,人所熟知,因为从历 

史上的灾异记载看,三峡谷区为紧密摺皱所造成的背斜地带,山势不但高峻,而且 

峰峦紧接。在 奶料 至西陵峡的数十公里内,瞿塘为大背斜,紧临长江南岸,巍峨 

重叠,壁立如城,它的岩崩长期来未能停止。在它的出口处建筑大坝,如何会是好 

基地?” 

  

  从一个很小范围来看,三峡工程坝址是由侵入盐酸岩中的火成岩组成,岩体较 

完整,但从一个较大范围来看,三峡工程大坝所在的黄陵背斜,外围四周为几条大 

断裂所包围,西侧的几条断裂经过水库区,这些断裂,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地震。 

  

  此外,三 菲喊又返 基岩体是强度高的花岗岩,这是有利的条件。但是基岩风 

化壳厚度较大,河床有深风化层,使得工程的开挖量加大。坝址的基岩中也还存在 

断裂,其中有两条较大的断层。在高水位的压力下,水很容易进入这些断裂,减小 

断层面的摩擦力,破坏应力平衡,引起岩层滑动。世界上公认,印度科依纳水库大 

坝的地基是十分理想的,水库是建造在印度板块上,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一 

部分,由几百年万前就已经形成。人们认为这种地质结构是最稳定的。大坝位于前 

寒武纪地质带上,坝基的岩石是玄武岩,十分坚硬,但是就在这里发生了至今为止 

记录在案的强度最大的地震。 

  

⊙ 三峡库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吗? 

  

  

  如果把地震对三峡工程的影响局限于大坝附近十公里范围以内,则目前还没有 

找到这个地区历史上有破坏性地震的记录。但是,只要把范围扩大一些,扩大到三 

峡水库区,情况则完全两样。 

  

   湖北省来凤县县志中详细地记载了公元1 福 6年的一次地震和崩塌的灾难现 

象。“清咸丰六年初八辰时地震,屋瓦皆动,环近数百里同时震。咸丰县与黔江交 

界之大路坝,山崩十余里,压埋三百余家;自悔家湾板桥溪至蛇盘溪,三十里皆化 

为湖。地震时,有大山陷入地下,又忽然跃出而下坠者;有平地忽然涌出小阜者; 

有连山推出数里外者,山上房屋人畜俱无恙者;有田已淹没而田内秧禾反在山上者 

。山麓故有河,为山石壅塞,水逆流,淹没廿余里,潴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 

可测。”清光绪黔江县志也记录了这次地震和气候反常现象,“先数日,日光暗淡 

,地气蒸郁异常,是日弥甚。”清史稿中记载,“五月初八,莱风大坝路羯甚山崩 

,压毙三百余家。”咸丰六年的地震被定为6.25级。 

  

⊙ 地震、崩塌、滑坡、暴雨同时,危害特别大 

  

  俗话说,祸不单行。1856年的大路坝的地震是地震、崩塌和滑坡同时发生 

。强地震发生前后,往往有暴雨。三峡地区是个暴雨区,长江两岸山高坡陡,岩层 

破碎,加上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很容易造成崩塌和滑坡。而崩塌又会诱发地震。同 

样,地震也会引起滑坡和崩塌。如果这时再降暴雨,则是雪上加霜。候学煜教授指 

出,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库区历史上曾发生过5.1级的地震,水坝建成后, 

有诱发灾难型地震的可能性。库区又是岩崩,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堵塞航运 

的事故时有发生,对道路、桥涵、大坝工程,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都有造成严重 

危害的可能性。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25级地震,地震引起了山崩 

,崩落的土石堵塞了岷江河道,形成了三道大坝,坝高均为百米以上,坝后形成三 

个蓄水库。恰逢上游松潘地区连降暴雨,江水陡涨,淹没河流两岸农田、村镇和基 

本设施。由于这种自然坍塌的土石坝并不结实,又无安全泄洪设施,堵塞后,库内 

水位迅速升高,最终必然漫 缋 坝。在该年10?9日因为强烈的余震触发,岷江 

河道中的三道大坝溃决。溃坝时浪头高达70余米,巨浪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 

冲向茂县、汶川。10日凌晨,洪峰仍以13米高水头席卷了灌县。洪水过后,世 

界著名的都江堰内、外江河口被冲成乱石一片,渠道工程、防 榈贪由ǖ 无存。沿 

江民居的房屋,财产和农田被洗劫一空。这次洪灾造成八千余人死亡,共冲毁房屋 

6800多处。 

  

⊙ 要大坝,还是要人的安全? 

  

  三峡工程论证报告,工程安全的中心是大坝的安全,只要大坝不溃就算安全, 

那麽,如何解释灾难?意大利VAIONT水库的灾难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郑粒桑希危 水库大坝坝高285?,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拱型大坝。大坝于 

1960年完工。蓄水后山体位移,水库水位上升,山体就向下运动;随着水位上 

升速度的加快,山体就向下运动的速度也加快。地震活动也与水库蓄水有关。19 

63年夏季降雨特别多,水库的水位在八月分上升到以往未曾到达高度,山体下滑 

运度加快,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放水,终于未能阻止山体滑入水库。这个滑坡的力量 

如此巨大,以致西欧和中欧的所有的地震站都记录了这次震动。岩石滑入水中,激 

起100多米高的水浪,越过大坝冲向下游,巨浪卷走了LONGARONE城的 

几乎所有的居民,冲毁了其他三个村庄,造成1600人死亡。但是这个世界上最 

高的拱型大坝依然耸立,岿然不动。 

  

  什么是考虑工程安全问题的中心?是大坝的安全,还是人的安全?作者认为, 

是人的安全。什么是人们最主要关心的结果,是水库大坝依旧巍然屹立,还是在 

VAJONT水库地震中死于非命的1600人?这才是三峡工程安全问题的中心 

问题。 

  

(原文共计一万两千余字,因篇幅所限,本刊有删节,特此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2.18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67.223.22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