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记者现场目击:长江水首次抵达三峡船闸(组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0 13:41:51 2003)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2_4IaaVz.jpg

6月9日,承担三峡永久船闸建造任务的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敲起威风锣鼓,挥舞起手中的旗
帜,迎接长江水抵达船闸。

  随着三峡蓄水水位不断上涨,长江水首次通过三峡船闸上游引航道入口,抵达上游船闸
。三峡永久船闸是由武警水电部队承担施工,历经十年艰苦建设,于2003年5月21日通过国
家验收。长江水抵达上游船闸,标志着三峡船闸通航在即。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3_5IaaVz.jpg
 
6月9日9时整,长江水抵达三峡船闸上游一闸首。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3_6IaaVz.jpg

6月9日8时,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对水泥浮船做最后的调试。当水位到达133.5米时,水泥船将
浮起,被托运到闸门前,起导航避险作用。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3_7IaaVz.jpg

6月9日,长江水流过2113米长的船闸上游主航道,直奔船闸,工作人员紧急撤离引航道,二
十分钟后,这里被江水淹没。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3_8IaaVz.jpg

6月9日,江水瞬间冲到记者乘坐的采访车前。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3-06-09/1055147193_9IaaVz.jpg
 
新华社记者在三峡工地

  新华网消息(记者 刘昕 李刚 新华社通讯员 徐景健)

  今天上午,记者目击了长江水通过2113米长的上游引航道,首次抵达三峡船闸。

  6时,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三峡坝前水位的升高,长江水进入了三峡船闸上游引航道
入口。修建三峡船闸的武警水电官兵早早守侯在这里,他们敲起了喧天的威风锣鼓,挥舞
起手中的彩旗,迎接长江水的到来。老战士王世武饱含泪水地说:“这一刻,我们已经整
整等了10年了!”

  8时40分,当水通过浮船时,只见水电官兵有的正在争分夺秒地加固钢索,有的正紧张
地对浮船进行检测,负责建造浮船的武警水电二总队工程师聂新满头是汗,他一面指挥官
兵作业,一面向记者介绍说,水电官兵将在3天之内把8条浮船全部拖运安装到位。20分钟
后,长江水首次抵达了三峡船闸一闸首。记者注意到,随着水位的升高,围观的人群被引
航道里越来越急的水流追逐着向高处跑去,记者的越野车轮胎也在顷刻间被江水漫过了一
半。75岁的太平溪镇移民望开怀正在船闸山坡上观看,他兴奋地说:“咱中国人的梦就要
实现了!”(完)

  新闻背景:三峡船闸工程简介

  三峡船闸是由武警水电部队承建,是目前世界上水头最高(113米)、级数最多(双向
连续五级)、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的船闸,共有10个闸室,每个闸室有效长度280米,净
宽34米,可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船闸工程于1994年4月17日开工,2
003年5月21日通过国家验收。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在10年的艰苦建造中,挖走了土石方4125
万立方米,创造了三峡船闸直力墙开挖、高边坡开挖锚固、闸室薄壁衣砌墙混凝土浇筑和
超大型人字门等10多项世界级水电工程技术难题。(完)(来源:新华网)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