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响尾蛇),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如何根治长江水患(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Sep  1 10:59:59 1998), 转信

 
湖泊              面积不能缩只能扩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最重要的湖区,占全流域湖泊面积的92%以上。  
 这些通江湖泊好比附着在长江上的“水袋子”,对洪水的调蓄作用不  
 言而喻。但因长江泥沙大量入湖沉积和长期人工围垦的影响,湖泊面  
 积不断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普遍降低,有些湖泊甚至完全消失。记  
 者翻开《长江大辞典》看到这样的数据:1949年本区共有湖泊25828平  
 方公里,目前仅余14073平方公里,减少了45.5%。被誉为“千湖之  
 省”的湖北,1949年时江汉平原上有湖泊609个,面积达4707平方公里,  
 目前仅余湖泊300个左右,面积仅2050平方公里,减少了一半以上。  
 
   在江汉平原腹地,有个四湖流域,以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  
 四大湖泊而命名。50年代后期,在“改造四湖,建设四湖,变四湖为  
 粮仓”的口号下,人们把“江湖不分,江水倒灌”当作灾害来治理,  
 实现了江湖大分家。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与荆江相通的洞庭湖自然起着调剂、  
 蓄积洪水的作用。史料记载,洞庭湖全盛时期,荆江每年约有一半的  
 洪水总量要入湖调蓄,然后再由城陵矶返回大江,这样转上一圈,就  
 有效地分泄了荆江洪水,减少了洪灾隐患。但是,由于大量人工围垦,  
 泥沙淤积,洞庭湖湖面减缩,湖床增高,蓄洪功能大大减弱。资料表  
 明,从1825年至1983年共计158年的时间里,洞庭湖面积减少了3309平  
 方公里;湖泊容积1949年为293亿立方米,到现在已减少到174亿立方  
 米,其调洪能力只有50亿立方米了。有关专家推算:再过61年,号称  
 八百里的洞庭将不复存在!  
 
   湖北多湖,武汉亦多湖。武汉因湖而闻名,号称“百湖之市”,  
 仅市区就有大小湖泊池塘130多个,它们像建在城里的一座座水库,起  
 着极大调蓄作用。可是近年来,由于填湖建房、倾倒垃圾、围湖养殖  
 等原因,这些湖泊池塘逐年消失。目前,全市仅剩下湖塘30多个,调  
 蓄容积不到原来的1/3。  
 
   由于湖泊调蓄能力的下降,近几年来,汛期降水只要达到暴雨标  
 准,武汉市就有3至5平方公里地区渍水,而且持续一天左右。如果降  
 雨达到大暴雨标准,就有15至20平方公里的地区渍水,历时1至4天,  
 受灾人口10万以上。而这次遭遇的是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所以渍  
 水更加严重,损失更加惨重。渍水最严重的是江汉区。据住在这里的  
 老人讲,新中国建立初期,江汉区还有好几座湖泊,后来建房、修路  
 都填了,到80年代初还留下一座北湖,如今,北湖也消失了,在它的  
 上面建起了一片林立的高楼。  
 
   人与水争地,水必与人为殃。多少年来,当人们在圆了“荒湖变  
 粮田”的美梦时,也把长江塑造成了“直肠子”。川水、湘水别无出  
 路,一古脑儿地挤进长江这个“直肠子”,防洪自然年年吃紧。人们  
 常把长江比喻成一条伏在祖国大地上的巨龙,那么,长江中下游湖泊  
 则是巨龙的鳞爪,当人们残酷地斩除这些鳞爪时,难怪巨龙要发怒了。  
 一些水利专家大声疾呼:湖泊面积不能缩小只能扩大。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