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响尾蛇),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如何根治长江水患(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Sep 1 11:05:23 1998), 转信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今年长江洪峰流量的确偏高,但查查水文记录,会发现通过宜昌
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年,今年洪峰流量并不
算最大。水量不算最大,水位却连连创历史纪录,其原因何在?一些
专家认为,这主要由于长江上游岷江、嘉陵江流域的大片植被遭破坏,
上游供水压力直接施加给了中下游。蓄洪能力锐减,“小水成大灾”
则难以避免。
洞庭的“癌症”就在于长江及湘、资、沅、澧四大河挟带着大量
泥沙入湖,每年平均入湖泥沙1.33亿立方米,其中82%来自长江。
30多年来泥沙淤积总量达40亿立方米,按现有天然湖泊和洪道平接,
平均淤高1米。位于常德地区的七里湖,每年平均淤高5米,最多时淤
高7米。就是这无穷无尽的泥沙,造成河床、湖底不断抬高,湖泊面积
日益缩小。湖区防洪大堤3471公里,30多年来虽然普遍加高加围,而
因水位自然抬高1至2米,堤高赶不上自然水位的上涨。50年代,长江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6万平方公里,现扩大到5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
土地面积的1/3,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2.4亿吨。与50年代相比,四
川省水土流失面积从9.46万平方公里增至24.7万平方公里,湖南省
从1.8万平方公里增至4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已发展
到与黄河流域不相上下。
因此,专家建议:长江治水之本仍然是在上游植树造林,在中游
退田还湖,切实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