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olbeckham (如果我是楊過~鋪著小坦子~有錢就交包),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海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13 01:19:40 2007), 转信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海绵
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什么?通过对海绵基因检测和与其他动物(苍蝇、鱼、蛙和人)的基因比
对,科学家认为,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 5.6亿年,距今约5
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  
  
  从外表看上去,海绵非常像植物,为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生活在水
中的一种植物,就连一些生物学家也这样认为。1765年一位叫爱勒斯的生物学家第一次将海
绵归属于动物。海绵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绝大多数栖息于海洋深处。它们固着在不同海域的
岩石和珊瑚礁上生长,甚至海底火山口附近。海绵千姿百态,有瓶状、管状和树状等。颜色
也炫丽多彩。  

  生物学分类上,海绵动物属于动物界最原始无脊椎动物,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相比,它们
的构造更简单,没有心脏、脑、头、嘴等器官,仅由多种细胞聚集一起构成了内、外二层体
壁。外层体壁细胞分二种,扁平状细胞和环细胞。环细胞一端有一圈细小、呈棒状的纤毛,
其中长有一根长长的似鞭子一样的鞭毛,细胞能不停地挥动鞭毛,将水不断地吸进和喷射出
去,同时将水中的细菌、微小生物粘在鞭毛上作为自己的食物。扁平状细胞有许多孔,水通
过孔流入海绵体内,因此海绵也称为“多孔”动物。海绵内层细胞可以变形并在海绵体内到
处游走,还能变为其他种类的细胞,如外层的环细胞、扁平状细胞和产生精子和卵子的生殖
细胞。最称奇的是,内层细胞变为其他细胞后,还能再变回来,科学家将这种细胞称为“全
能细胞”,这也是为什么海绵在被打碎之后还能再长出新海绵的原因所在。  

  在海绵两层细胞之间,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骨针,正因为有了钢架似的结构,才保
持海绵具有各种形态。海绵的骨针构造上非常巧妙精致,符合力学的原理,这必须通过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  

  海绵生活时一端固着,另一端游离,通常游离一端有一大孔,称为“出水孔”。水不停
地从扁平状细胞的孔流入海绵体内,再从出水孔流出,看上起就像一个水泵,毫无生机。但
每天通过它身体的水量相当惊人,大的海绵可达上吨水,海绵却仅能从中摄取少得可怜的食
物。  

  海绵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二种形式来繁育后代,由于海绵是雌雄同体动物,可以同
时产生精子和卵子,在同一个体内受精,但也可以在异体之间进行交配。受精卵先在海绵体
内发育成幼虫,然后离开母体随水流漂浮到四周发育成小海绵。海绵的无性繁殖通过出芽形
式来完成,当周围的环境不适合海绵生存时,海绵就会产生芽孢,由于芽孢外面有厚厚的膜
可以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它们可以长时间的存活,当周围环境改善后,芽孢再发育成小
海绵。  

  为了抵御天敌,不被鱼、海龟等动物捕食,海绵也有自己的保护措施,有的海绵会产生
非常难闻的气味,使其他生物避而远之;有的会将骨针裸露在外面,使捕食者不敢轻举妄动
;有的会产生毒素。尽管这样,有些动物还是与海绵建立起非常好的共生或寄生关系,有的
海绵就成为寄居蟹的居住场所,这也是海洋生物学家会在海底发现会游动海绵的原因。  

  科学家估计,约有15000种海绵分布在世界各水域,近1/3生活在澳大利亚附近的海域
。尽管自1994年至今又发现了1000多种新的海绵种类,仍有许多新的品种还未被发现。目前
发现的最小的海绵体长不超过3厘米,而最大海绵直径可达2米。科学家热衷对海绵的研究不
仅因为它们是动物最原始的祖先,而且希望通过它们对整个海洋的生态进行研究。此外,科
学家还发现海绵体内的毒素可以用来制药,治疗肿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9.222.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