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湿地科学漫谈(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2月27日09:59:2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主要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展望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湿地开发加剧,湿地破坏引发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现
在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湿地学界的共识。国际湿地学术界、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
都开始重视湿地保护与管理。魁北克200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中,涉及到湿地保护与管理
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就达18个,论文数百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湿地保护的战略、方针、政
策与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与观点。提供了很多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方法与技术
。提出了世界上重要湿地保护的计划与方案,如对佛罗里达大沼泽地湿地、亚马逊流域湿
地、五大湖区湿地、尼罗河湿地、西伯利亚湿地、墨西哥湾等区域国际上重要湿地都提出
新的保护方案。很多国家颁布了湿地保护的法律与法规,增建了湿地保护区,有效地促进
了湿地保护工作。中国国家林业局制定《中国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
2010 年)。湿地保护已经不再局限于建立湿地保护区和与水禽有关的湿地管理的狭隘认识
,而是从景观和生态系统范围的保护与管理,进行跨地区与全球范围的相互合作。 

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湿地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研究更注重于形成、发育、演化
过程与规律,详细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模式、演化韵律及其演化机制。研究不仅注重从时
间系列上,而且也注重空间系列研究。受区域环境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的形成、发育与演
化规律各异,各国学者在揭示演化规律上做出很大努力。特别着重探讨湿地形成、发育与
演化的高分辨率与高精度研究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过程。湿地演化泥
炭地剖面孢粉和泥炭植物残体采样间距已达到1 cm,高精度的泥炭植物残体、人工植被孢粉
分析和藻类鉴定广泛地用于湿地形成、发育和演化过程研究。研究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
湿地演化过程发生了逆转,在日本发现这一实例,中国很多湿地发育与演化模式并非与传
统的统一发育理论一致,很多实例论证了世界湿地发育具有多模式,湿地发育模式存在显
著的区域差异。研究趋向于综合分析制约湿地发育的因素。   

湿地区古环境演变研究侧重高分辨率、高准确度和高精度研究。研究侧重提高采样与分析
、鉴定与测试精度,如泥炭沉积物采样层位已经缩小到1 cm。运用多种方法提取信息,恢复
区域古环境,如孢粉、藻类、化学元素、植物残体、O16、O18。运用多种测年方法相结合建
立牢固的年代框架,如运用AMSC14、C14、Pb210、Cs137等。根据湿地演化过程中提供的多
种信息,详细重建了湿地区全新世的古环境详细过程与环境变化的韵律。近来尤其特别强
调人类活动对古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响应及其与湿地演化和古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研究是揭示湿地功能机理的关键。当前,湿地过程研究主要集中
在以下方面:① 化学过程侧重研究各类湿地C、N、S、P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Hg等重金
素循环,沉积物、枯落物的积累和降解及微生物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侧重研究营养元素
循环与生态功能的关系,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迁移和转化,湿地净化水质的过程与机理,
杀虫剂与除草剂在湿地中的迁移与降解。增强了生态系统循环过程机制的理解。构建湿地
处理污水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污水处理设计与技术方法越来越完善。② 生物过程研究更加
注意长期定位和模拟实验研究,如法国进行长达55年的监测研究,研究自然与人类活动对
盐沼植被干扰及其响应。美国对海岸盐沼进行30余年的监测研究,主要进行湿地植物生长
、分解、积累过程与种群动态研究。随着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的加剧,人类活动与湿地动
态变化关系研究成为新热点。同时开展了物种迁移与基因流动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
研究。③ 物理过程仍是侧重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将系统热力学、信息论及控制论
等新兴理论应用于湿地能量流动研究。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如湿地生态过程初级生产
力研究,方法未能标准化,地下部分测定误差太大,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及研究成果的比较
。非破坏性测定技术虽然还有一定缺欠,但为准确测定提供了美好的前景。通过上述过程
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响应研究,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 

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比较薄弱。过去主要侧重湿地动、植物研究。现在有加强湿地浮游生
物、无脊椎动物和一些微生物研究的趋势。在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现在更注重开展景观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趋势。遗传多样性研究仍是生物多样性研究
的难点与重点。各国相继开展湿地生物和环境的分类编目,确定有关动、植物中濒危动、
植物的等级。查明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特别是在生
物多样性的异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技术与方法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关键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由于温室气体与全球环境变化
关系密切,为公认的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湿地被认为是世界最重要的温
室气体排放源,所以湿地温室气体研究发展很快,由以往简单的湿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
究向排放机制研究发展,从仅对少量类型湿地进行研究向多类型湿地研究,从短期监测向
长期监测发展,从孤立的排放研究向排放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发展,从描述性研究向模型
研究发展,从限于CO2和CH4气体研究向N2O、NO、NO2、CO等其它温室气体研究发展。主要
侧重与不同类型湿地温室气体源、汇过程、通量与模型,不同水平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效
应,全球环境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        /      \ /     /   _/
      __|           ,   |/         /
    .~  `\   / \ ,  |   /
  .~      `\    `  /  _/   _/
.~          `\  ~~`__/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5.1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6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