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hqian (一心一意的革命者),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拯救世界珍禽 朱鹭迫在眉睫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Nov  8 19:03:02 1999) WWW-POST


  朱鹭是我国1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一个物种,被誉为东方鸟类的明珠
。它是一种中型涉禽,裸露的脸颊呈朱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几
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
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font>烈胖旌焐墓饣裕逄忝赖溲牛卸俗蠓剑
置览龆恕T谖夜窦洌祓乇豢醋魇羌榈南笳鳎莆凹橹瘛薄?
  朱鹭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对生存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
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
活。

  朱鹭在历史上不仅常见于我国东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而且在前苏联的远东地区、朝
鲜和日本等地也都有一定数量。但是,从50年代以后,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鹭
用于筑巢的大树被大量砍伐,采食的水域被农药污染,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冬水田变成了冬
干田,加上人口的激增所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过度的猎捕,迫使它们无法在丘陵、低山的
水田、河滩、沼泽和山溪等适宜的地方生活,而逐步迁到中山地带,数量急剧减少,分布
区也越来越小。在国外,前苏联和朝鲜的种群先后绝迹。到1981年5月之前,全世界仅生
存着5只朱鹭,都生活在日本的佐渡岛上,处于人工饲喂的半野生状态,由于数量少得可
怜,加上近亲交配使得繁殖力下降,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濒危状态中。

  与此同时,由我国鸟类学工作者组成的考察队,正在全国范围内竭尽全力寻找这种已
在我国境内消失了17年之久的珍禽。考察队从1978年秋季开始,历时三年,行程50000多
公里,走遍了13个省的广大地区,直到1981年 5月才在海拔1356米的陕西洋县姚家沟,奇
迹般地发现了7只具有繁殖力的朱鹭和两个朱鹭的巢。此后,我国学者开始对朱鹭的生境
、生态、行为、繁殖、食性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姚家沟是一条只有7户人家的狭长山沟,有20多亩水田,地处偏僻,很少施用化肥,
耕作制度也较原始,保留了部分冬水田,这些都为朱鹭的栖息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当地保
留了北坡的15株青冈古树,使朱鹭有了理想的营巢之所。

  18年后的今天,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当地群众的精心保护下,陕西洋县朱鹭的野
生种群已经由当初的7只增加到了100只左右。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朱鹭的营巢地点也由
中山区向低山丘陵区逐渐迁移。1996年春天,首次有一对朱鹭在洋县平川地带的草坝村营
巢,3只小雏鸟全部繁殖?/font>晒Γ哟私崾酥祓刂辉谇亓肷角毖艿睦罚匦禄氐
搅怂蔷梦サ钠皆卮募以啊?
  现在世界上把拯救朱鹭的唯一希望寄托在我国。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除了保护自
然种群外,还在洋县和北京动物俺闪⒘酥祓匮持行模壳叭斯に茄秩旱淖苁汛?01
只。由于日本的半野生朱鹭仅剩下1只,1998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日本时,向
日本人民赠送了一对我国人工饲养的朱鹭,使朱鹭成为中日友好的新使者,为两国人民世
代友好添彩增光,也开始了这一物种的开拓和繁衍的历史。

  今年9月6日至10日,8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聚集陕西省汉中市,召开“国
际朱鹭保护研讨会” 。与会期间,代表们就朱鹭保护和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
了广泛的交流,并通过了共同拯救世界珍禽朱鹭的《汉中宣言》。代表们认为,中国政府
及地方保护机构在朱鹭保?/font>し矫娉杉ㄏ灾蛊浔粑3潭鹊玫搅艘欢ǔ潭鹊幕航狻
N私徊焦毯头⒄挂丫〉玫某晒Ω镁】旖祓氐恼饶扇胫泄易钪匾镏
终燃苹校⒑粲跛兄祓卦植嫉厍墓遥加Χ哉庖晃镏只指垂ぷ饔枰灾厥印
M保诮⑷斯ぶ秩旱幕∩希≡缈挂盎芯俊⒎欧墒匝楹鸵斓刂秩涸俳ǖ认罟ぷ
鳎绕湟忧慷韵钟惺氐谋;ぃ【】旖⑷斯な兀苯徊礁纳浦祓仄芟⒌氐
淖匀簧肪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159.226.92.1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