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idchang (落叶的季节),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中国建立野生动物生息乐园(转)(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26 12:48:25 1999), 转信

发信人: sino (先农~耕耘), 信区: GreenEarth
标 题: 中国建立野生动物生息乐园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Nov 9 14:59:47 1997)

保护野生动物形势严峻

  野生动物在其进化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毫无节制地对自
然的开发利用等因素,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使得一些野生动物失去了
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中国,目前有20余种特有的珍稀野生
动物正濒于灭绝。

  东北虎就是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之一。东北虎是世界现存虎中的最大者,据世界
猫科动物专家估计,东北虎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数量仅为300--500只,早已
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名单之中。据调查,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
江省境内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东北虎就已经绝迹了,目前东北虎的分布区已经向东退
缩到东南山地林区。从1975年到1991年这十五年间,东北虎的数量由81只
减少到12只左右,年均递减速率为11.2%。虎的分布区也由过去的全区分布,退
缩到岛状分布。九十年代初,动物专家指出,如不对东北虎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的
话,东北虎不久将在黑龙江省境内灭绝。

  再如中华白鳍豚,这种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
豚总科、拉河豚科。1996年成为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20种最濒危
动物之一。白鳍豚主要栖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在长江下游和钱
塘江中均有白鳍豚分布。但是,由于渔业作业的破坏,航运业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发
展,以及长江水域的水体污染,到了七十年代,钱塘江中已见不到白鳍豚的踪迹。八
十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的种群数量约为400头,1986年下降到300头左
右,到了1990年,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不足200头。据最新研究资料报道,
目前长江中白鳍豚的种群数量仅剩150头左右,而且还在继续下降。科学家预测,
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到下个世纪前二十年,白鳍豚将难逃灭绝的命运。

  一方面,由于人类的活动不断加剧,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栖息地缩小,使它们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另一方面,人类的乱捕滥杀,也是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人颇为自豪的“国宝”,政府投入巨资抢救这一濒于灭
绝的珍稀动物。但近几年,在大熊猫产地仍发生了枪杀大熊猫的案件。一张大熊猫皮
在海外价值连城,在金钱的诱惑下,个别见利忘义的山民便举起了猎枪。还有猎隼,
这种猛禽在中东的一些国家可获暴利,近年来在中国的西北出现了偷猎、走私猎隼的
狂潮。在1994年的最后三个月内,仅北京机场海关就先后截获八批92只猎隼。
而作为世界级的珍禽朱huan,1981年在陕西省的洋县发现时,一共只有7只,当
时,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生物界。为了保护这批绝无仅有的珍禽,中国的动物保护专
家们经过悉心照料,使朱 的种群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1990年,当地的
农民竟然猎杀了4只朱huan,闻者无不感到痛心。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中国现有的野生动物,中国政府在六十年代就颁布了《国务院
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进入八十年代,野生动物的保护逐
步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
护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猎枪弹具管理办
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法律法规,各省也相应制订了地方性的法律
法规和行政规章。林业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和打击乱捕滥猎、走私等破坏野
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据统计,从1986年至1993年,全国林业公安机关查处的有关野生动物方
面的违法案件4632起。近年来,对于数十名残害野生动物情节特别严重的罪犯处
以了重刑,其中三名走私大熊猫的罪犯被处以死刑。严格执法,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
物。

--
===========================================================
                能不能把碧绿还给大地

                能不能把蔚蓝也还给海洋

       梦开始的地方                 一切还给自然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ns.ace.nju.edu.]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avidchang.bbs@bbs.s]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