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lt (疲倦了,开始休息),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植物学家考察高寒地区植物 “北极居民”迎“访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18日19:41:2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参加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的植物学家目前已开始了对北
极地区植物的研究,他们表示考察的目的是寻求高寒地区植物保护对策。
    武索功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次他和同事杨永平成为首次进入北极
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国植物学家,在初到斯瓦尔巴德的几天里,他们奔波于山地、河滩、
草甸和冰原,寻找在不同生存环境下的北极植物,统计植物种类,采集标本,以建立中
国第一个自己的北极植物资料库。
    武索功:“能够到这里来工作,是中国植物学研究的第一次,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把工作做好。”
    武索功从1970起,先后二十多次深入我国的青藏高原进行植物研究,这次来到北极
地区,就是要对北极和青藏高原这两个地球极点的植物做对比研究。
    杨永平 :“我们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因为这两地的环境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植被,对这些植被
进行深入地研究才能找到进行合理保护的对策。”
    遭遇夏季北极驯鹿
    在茫茫的北极荒原,最具代表性的食草动物就是北极驯鹿,在连续几天的野外追踪
科考中,科学家在斯瓦尔巴德地区发现另一种极地动物---北极驯鹿。
    在斯瓦尔巴德的艾德万特河谷,科考队员建立起了苔原地貌的大气观测点,就在大
家费力搬运设备的时候,一只北极驯鹿悠闲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头上顶着一双相
当于自己体型三分之一的大角,对于我们的出现只微微抬起头观察了一会儿,不慌不忙
地踱步跑开,在茫茫苔原上,它的体态是那么优雅,速度却是相当惊人,毫不费力地就
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在此后的外出科考中,科考队员又几次看到了驯鹿出没的身影,运气好的队员还能
在三四米的地方近距离一睹驯鹿的尊容。 据当地的动物专家介绍,驯鹿无论雌雄都会生
出一对树枝状的犄角,是由真皮骨化穿出皮肤而成的,而且每年更换一次,从我们拍到
画面上也能看出,在寒冷的冬季驯鹿的皮毛十分浓密,据说他的皮毛是空的,中间充满
空气,这样不仅保暖,而且过河时还能增大浮力,而到夏季迁徙的路途中,它会脱掉厚
厚的冬装,生长出新的薄薄的长毛。
    挪威动物专家希格蒙德:“地球上所有的鹿类都来自于同一祖先,而北极驯鹿更接
近于原始祖先的自然状态,对它的研究很有价值。”
    央视国际网络 2002-8-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