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最早的植物学著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24日13:51:5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为晋代嵇含所撰。公元304年问世。共
上、中、下三卷,分草、木、果、竹四大类。书中记载了广东、广西及越南的植物总共80
种。其中上卷记载草类植物29种,中卷记载木类植物28种,下卷记载果类植物17种以及竹
类6种。同时还有关于生物防治的记载。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的重要资料。

  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花果卉木全芳备祖》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系统的植物词典。为南宋学者
陈景沂所编纂。成书于1256年。全书共58卷,分为果、花卉、草木、农桑、蔬菜和药物等
部分。这部书出版后,其它原本都已散失。现存唯一的原本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197
9年10月,日本宫内厅把这本书的影印件赠送给我国。

  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 
  《救荒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为明代皇帝朱元璋的
第5个儿子朱橚所撰。成书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在灾荒
时可利用的野生植物414种,其中出自以前本草的有138种,新增加的276种,分为草类245
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这些植物中不仅有常见的食用植物
,还有习惯上不食用,甚至是有毒的植物。朱橚在自己的园圃里栽植了许多植物,不但亲
自观察,而且叫画工依照实物逐一绘图,并对植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
法予以说明。《救荒本草》受到世界植物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赞赏。

  最早、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
  《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为清代吴其濬(1789-1847
)所编著。本书共分38卷,12大类。谷类2卷、蔬菜4卷、草类24类、果部2卷、木类6卷,
共计植物1714种,比《本草纲目》增加了519种。书中对各种植物的形态、颜色、性味、用
途及药用价值都加以收录。所附插图极为精美,比以往任何本草都要细致、清楚、形象、
生动、逼真。作者亲自去过许多地方考察。尤其是江西、湖南、云南、山西、河南、贵州
等省。这些地区过去植物收载很少。

  最早介绍西方近代植物科学的著作
  清代著名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韦亷臣合作编译的《植物学》,为我国第一部介绍西
方近代植物科学的著作。全书共8卷,约35000字,有插图200多幅。书中内容是根据英国植
物学家林德利(J. Lindley 1799-1865)所著的《植物学纲要》中的重要篇章编译而成的
。书中主要介绍了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植物的地理分布,植物体的内部组织构造
,植物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以及植物的分类方法等等。李善兰在书中创译了细胞、
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等植物学专门术语。分类学中的"科"和伞形科、石
榴科、菊科、唇形科、蔷薇科、豆科……等许多科的名称均从他笔下首次出现。"植物学"
一词也是他首次创译的。这些名词皆一直沿用至今。

  编译者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1852年,在上海与英国
传教士卫烈亚力和韦亷臣等合作,翻译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著作,除《植物学》之外,还有
《几何原本》、《代数学》、《重学》、《天谈》……等著作。1858年,《植物学》一书
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它的问世对我国早期植物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7.2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