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海底古磁性条带之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30日16:29:5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
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在地球上,
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并且被磁化的岩石的磁场与地
磁场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
岩石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根据这个道理,只要测出岩石的磁性,自然能推测出当时的地
磁方向。这就是在地学研究中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家利用化石磁性
的原理,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这就是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科学家把古地磁学引入海洋地质领域,并取得令人鼓
舞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使用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在大西洋洋中脊上的海面
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人们又使用磁力仪等仪器,以密集测线方式对太平洋进行古地磁
测量。两次调查的资料使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洋底部存在着等磁力线条带,而且呈南北
向平行于大洋洋中脊中轴线的两侧,磁性正负相间。每条磁力线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
在数十千米至上百千米之间不等。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本世纪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
。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年轻学者F.J.瓦因和他的老师D.H.马修斯提出,如果“海
底扩张”曾经发生过,那么,大洋中脊上涌的熔岩,当它凝固后应当保留当时地球磁场的
磁化方向。就是说在洋脊两侧的海底应该有磁化情况相同的磁性条带存在。当地球磁场发
生反转时,磁性条带的极性也应该发生反转,磁性条带的宽度可以作为两次反转时间的度
量标准。这个大胆的假说,很快被证实了,人们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找到了同样
对称的磁性条带。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计算出在7600万年中,地球曾发生过171次反转现象

  研究还发现,地球磁场两次反转之间的时间最长周期约为300万年,最短的周期约为5
万年,两次反转的平均周期约为42~48万年。目前,地球的磁场方向己保留70万年了,所
以,人们预感到一个新的磁场变化可能正在向我们靠近。
  对于海底磁性条带的研究仍在继续之中,许多问题仍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例如,
对于地球磁场为什么要来回反转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无法解释清楚。尽管科学家们提出
过种种假说,但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规律之
谜,有待于科学家们去继续探索。
--
        /        /      \ /     /   _/
      __|           ,   |/         /
    .~  `\   / \ ,  |   /
  .~      `\    `  /  _/   _/
.~          `\  ~~`__/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8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2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