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左江鯆鱼――赤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0 13:43:21 2003)

 赤魟(Dasyatis akajei)属软骨鱼纲,下孔总目,鲼形目,魟科,魟属。俗称:鯆鱼,

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英文名:Red stingray。

  身体极扁平,体盘近圆形,宽大于长。吻宽而短,吻端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1/4。眼

小,突出,几乎与喷水孔等大。喷水孔紧接于眼后方;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位于体

盘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达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个,中间3

个显著。齿细小,呈铺石状排列。体盘背面正中有一纵行结刺,在尾部的较大;肩区两侧

有1或2行结刺。尾前部宽扁,后部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有

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后,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较高且

长。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眼前外侧、喷水孔内缘及尾两侧均呈桔黄色,体盘腹面

乳白色,边缘桔黄色。

  赤魟为底栖鱼类,常居住于底质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小鱼、小虾

及软体动物为食。赤魟为卵胎生鱼类,渔民认为是春季交配,秋季产卵,每产7、8个,母

鱼有护仔现象。

  赤魟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长江口咸淡水中亦有。纯淡水赤魟仅见于广西左江上游

的南宁和龙州,日本南部、菲律宾沿海亦有分布。赤魟原为海产鱼类,在古代当海水退出

广西之后便残留于内陆水体,约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以后才逐渐被“陆封”而定

居于广西境内的。

  赤魟个体较大,海洋中最大个体重可达65-70公斤,一般多为5-8公斤左右;淡水中

常见个体全长约50-70厘米,重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肉味尚佳,皮厚实,无血

有光泽,含丰富的胶质,水发后烹制成“大扒鱼皮”,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珍品。

  赤魟尾刺有毒。活体常挥动尾部进行刺击,人捞捕或处理鱼货时常被刺伤。由于尾刺

两侧倒生锯齿,刺入皮肉再拔出时,尾刺两侧锯齿往往使周围组织造成严重裂伤,而尾刺

毒腺分泌的毒液则使患者立即发生剧痛、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创口很快变成灰

色,苍白,然后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烧畏寒、

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时治疗还好。若治疗不当,数天后仍可复发,且

有后遗症,如伤及手指,则手指强直,不能屈弯。

  赤魟除食用外,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其肉性味甘、咸平,无毒,有补气之功效。用其

熬油,主治小儿疳积。尾毒的毒液是一种氨基酸和多肽类的蛋白质,其药性咸、寒,有小

毒,对于中枢神经和心脏具有一定的效应,有清热消炎、化结、除癥之功效。尾刺研末入

药,对治疗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炎、咽喉炎、疟疾、牙痛、魟鱼尾刺刺伤均有一定

疗效。其肝除作为制作鱼肝油的原料外,煮食后能治夜盲症。

--
  (国)灌字准号:1000-007   
    ╔╦╗╔╦╗╔╦╗╔╦╗
    ╠灌╣╠水╣╠许╣╠可╣
    ╚╩╝╚╩╝╚╩╝╚╩╝
       灌水办公室特此签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