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鱼与水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24 10:33:03 2002) , 转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鱼类,大都在普通的水温下可以生活,可是
也有少数鱼类,它们在温度很高的水温里生活得也很开心,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我先讲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1936年,美国航海家雷普乘船到北太平洋去航行。春天,
海上的景色十分迷人,雷普站在甲板上,呼吸着湿润的新鲜空气。突然,一阵异乎寻常
的狂风夹着巨浪涌向船舷,将雷普打落水中。雷普与激浪搏斗了一个多小时,深感情疲
力尽,似乎有些绝望。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又糊里糊涂地被海浪推到了千岛群岛
的伊都普鲁岛上。他如梦初醒,庆幸自己。性命虽然保住了,可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整套
炊具以及全部财产统统付之东流,幸好还剩给他一个折叠式的大茶缸。这时他感到全身
疼痛,又饥又渴。于是迫使他去寻找东西吃,可是他又一想,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哪
里能有什么东西可吃呢?正在扫兴地思索着,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条小河。便拖着疲惫
的身体走到河边。啊!怎么有这么多小鱼漂浮在河面上?他高兴地白言自语着:“这回
饿不死了”。可是他又一想,这些已经死去的鱼,吃起来味道一定不会很鲜美。俗话说
:“饥不择食”。于是他便把鱼捞起放在大茶缸内架火煮了起来。雷昔实在太饿了,不
等开锅他就打开了盖子,这一打开不要紧,他惊呆了,明明是死鱼怎么会变活了呢?他
用手试试水温,估计最低也有50℃以上。这么热的水怎么没把鱼烫死呢?他直盯盯地望
着这些游来游去的鱼儿……。
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调查,才弄清楚。原来这座伊都普鲁岛为有名的火山岛,就在
这火山口下面便有一条湖泊。由于火山的活动,使湖泊变热,水温有时高达70℃左右,
可是在这么热的水里竟然生活着一种小鱼。雷普捞的这些鱼便是能耐高温的鱼,但是如
果把它们放在冷水里或改变原来的温度,这种鱼就被冻得昏迷不醒。
能耐高温的鱼为数不多。例如我国云南有一种小鱼,它能在48℃的温泉中生存着;美国
的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条河里栖息着一种热水鲤鱼,那里的水温平均为55℃;还有一种浅
黑色的小鱼,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塔那那利佛东部地区的温泉中,这里的温度高达
75℃,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能抗高温的一种鱼。
鱼类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以上提到的是一些能耐高温的鱼类,但能耐高温的鱼类终究
是极少数。我们说无论温度高低,只要鱼儿习惯了就能生存。如果突然改变原来的生活
环境,动物机体不能马上适应新的环境而导致死亡。所以说水温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

金鱼是美丽的惹人喜爱的一种观赏鱼类,如果在换水时,不小心把自来水直接往金鱼缸
里灌,因水温骤然下降会导致金鱼死亡。所以,在换水时,先把自来水放在无油的一个
盆内,放置一个小时左右,再流入金鱼缸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海面上,常常可以捕到大量的沙丁鱼。
奇怪的是1951年沙丁鱼的年产量突然从50万吨下降到3000吨。后来查清了减产的原因,
是由于水温突然下降所造成的。六年以后这里的水温又上升,沙丁鱼的产量又明显地提
高。
还有一种鲮鳀鱼,这种鱼味道极鲜美,是秘鲁的主要渔业资源。本来这种冷水性鱼类应
适合在14-16℃的水温中生活,可是有一年;不知从哪里过来一股暖流,使这里的水温突
然升高,大部分鲮鳀鱼相继死亡,严重地影响了秘鲁的渔业产量。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使鱼生长的快,较低的温度生长的较慢。但就个
体大小来说,高温中生长的鱼个体大。例如生活在1600米深的微齿鱼,通常长到4.5厘米
长就停止生长了,但是同一种微齿鱼,生活在4800米的海洋中,由于水温更低,它虽然
生长的很慢,却能长到9厘米长。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当水温降到一定的程度时,鱼
儿便停止吃食,也不再生长了,甚至体重也相应的减轻。由于地球水域广大,人们便根
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情况,将鱼类分为三种:暖水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