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鱼类的进化适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4:34:0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任何生物为了生存,在其与生存环境的协调过程,往往通过其行为、生理或结构的改变来
增加其存活和繁衍的机会。适应一词在生物学中有多种含义,譬如进化适应、生态适应、
生理适应、行为适应和感觉适应等等。

  进化适应是自然界对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使生物具有与
环境相适应的外表形态结构,并且把它自己所携带的基因传给后代,这些基因进一步的繁
殖,使适应环境的种群扩大并巩固下来。鱼类形态结构的适应,首先表现在体形。为适应
水中生活,鱼的体形普遍为纺锤形,两头尖而中间凸,使其在水中不致于头尾过重而沉入
水底。鲢、鳙的头虽大,但脑腔仅占头腔的1/10,头部多脂肪而使其比重轻,头虽大而轻
。而生活在洞穴中的鳗鲡和黄鳝,为能迅速自如的出入洞穴,身体变成圆简形。鳐栖居于
水底而身体变成平扁,所以这些都是体形对环境适应的结果。鱼类为了自如地停留在任何
一处静止的水体中,为了保持平衡和游泳,鳍的变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背鳍和臀鳍的生成,使鱼类在水中不会摇晃不定;胸鳍和腹鳍既可使身体平衡,并可
起着划水的浆的作用;而尾鳍则成为掌握方向的舵。由于不同鱼类的生活环境不同,为了
适应环境,鱼鳍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态,如飞鱼的胸鳍特别延长,使飞鱼飞出水面时
能作滑翔飞行;山溪急流中的腹吸鳅,胸鳍和腹鳍变成平扁的吸盘状,以使鱼紧贴在岩石
上不被水冲走;而生活在大洋中的鮣鱼,为了保护自己,它的第一背鳍前移到头顶并变成
一个大吸盘,平时依靠这个吸盘吸附在大鱼或船只的腹面,藉此躲避敌害和远游他处。比
目鱼类为了适应于侧卧水底匍行,头两侧的眼睛转移到朝上一侧。

  生活在水上层的鱼类,眼睛长在头顶两侧,底层鱼类则多偏下方,而洞穴中鱼类因长
期见不到光亮,两眼退化成盲鱼。口颌的变化也很明显,肉食性鱼类的口阔大,如乌鳢、
鳡、鲇等,食着生藻类的鱼类如白甲鱼、颜颌鱼的口在头下方,下颌有坚硬的角质层。对
于一些底层不善游泳的肉食性鱼类,如鮟鱇等,口特别大,而且背鳍前几根鳍条前移至头
顶,变成引诱小动物的钓丝和钓饵。而生活在急流中的鱼类,如墨头鱼等,口的下唇变成
一个吸盘。七鳃鳗的口成圆形的吸盘,用以吸附于其它鱼类体表,从而吸吮它的血和肉。
此外,鱼类为了适应环境,在体表及内腔各方面都有很多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所有这些变
化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所形成的改变。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