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鱼类的攻击行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4:36:0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任何动物,为了生存,就得取食、御敌。攻击和防御是一组相互依存,成对存在的行为。
动物为了伤害或吓退同种或异种个体就必须发动攻击行为。相反,为了减少自身或其种族
被外界不利环境因素以及其它同种或异种个体所伤害而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

  有攻击者就有防御者,这两种行为常常是成对地在不同个体上表现出来。有时在一个
个体身上这两种行为迅速地交替表现,既要扮演进攻者,又要扮演防御者,如发情期雄性
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争斗时便是如此。有的个体在开始时可能是进攻击,而当他敌不过
对手时,可以立即转变为防御者。有的个体在攻击和防御时所用的手段可以是一致的,也
有的种类其攻击和防御的方式不大相同。攻击和防御行为可以是个体单独进行,也可以是
集体行动。动物的攻击和防御主要见于取食行为、求偶行为和育幼行为中。

  鱼类和其它高等动物一样,其攻击和防御武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结构的(如棘、
骨板、长喙、吸盘等)、理化的(毒腺毒液、电流等)和纯行为的(如快速游泳、钻洞穴
、埋于泥沙中等)。攻击和防御行为的功能是保障鱼类个体或种属的生存和繁衍。在取食
过程中鱼类要与其他同种或异种个体竞争食物,凶猛性肉食鱼类还往往要制服猎物方能得
食;反过来猎物为求生存要抵抗捕食者的侵害。有占域行为的鱼类要保卫自己的领域不受
其他同种个体的侵犯。在生殖季节许多鱼类的雄性个体间要竞争配偶和产卵场所。因此,
攻击和防御行为是鱼类求生、求食、求偶、育幼所必需。

  攻击和防御行为基本上是本能的,许多鱼类一出生就会攻击和防御,如刚孵出即单独
生活的逻罗斗鱼遇到其它同种个体甚至自己的镜影时就会向之发起攻击。攻击和防御行为
也是适应性行为,是在进化发展中。在进化过程中,能有效地攻击或防御的个体才能生存
并繁衍后代。

  鱼类的攻击行为是取得食物、保卫领域、争夺配偶、提高在社群中的优势序位的手段
。攻击的对象可以是异种个体,也可以是同种个体。攻击行为在成年雄性个体中表现较为
明显,如在求偶和护幼时,雌性个体的表现不亚于雄性个体。

  攻击行为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用的武器也各有特点。如鳡、马鲛等凶猛鱼类,
以快速游泳,自己以大口和坚强的上下颌;雀鳝与颚针鱼的上下颌延长成“喙”,上面生
着尖而大小不同的牙齿;雀鳝捕食时比较狡猾,当它发现小鱼群时,静静地游过去,全身
像一根浮木,当它的嘴伸达适当捕食位置,集中精神注视目的物,把头急激而痉挛地横掠
过去,迅速把食物鱼摄在两颌之间;颚针鱼却采用疾掠而过的方法来追捕食物,利用撞击
器那样的“喙”来刺穿小鱼的眼睛和身体。鮟鱇则静卧于海底,利用头顶上的触须引诱小
鱼,当小鱼聚集于头周围时,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就象一个大唧筒,把小鱼吸入口中。电
鳐则利用胸部的发电器来杀死或麻痹对方。取食行为是其它行为的基础,表现最为明显,
形式也最为多种多样,有时是与其它行为结合进行的。取食行为不仅要满足取食者对营养
的需求,往往还要满足其它同种个体包括后代的需求,如雌鮟鱇捕食所获取的营养不仅要
供应自身的需求,还要供应寄生于体表的雄鮟鱇和繁殖后代的性腺发育的需求。

  对于一个物种而言,个体的生存也是为了延续种群,因而取食行为的重要性在于它还
保证了生殖行为的进行。有些鱼类,如银鱼、大麻哈鱼等一生只繁殖一次,当它成熟产卵
后即死亡。但那些一生繁殖多次的鱼类终生存在取食行为。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