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鱼类的次生防御形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0 09:14:50 2003)

次生防御行为主要表现为5种形式,包括:

  1、退避:退避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次生防御行为。任何鱼类在遇到危险时首先的反应

是退避,有的小鱼游入石隙中,有的进入水草丛中。海马和杨枝鱼停留在水草中。单角鲀

为避敌害,常躲入鳗草、海藻间,将头朝下,口贴底质,鳍在水中活动,细长的身体,配

合正在波动的鳍和绿色的斑纹,使人误认为一片海藻叶或鳗草叶片。退避这种防御方式虽

有效,但往往影响自身的其它活动的进行,如取食,同时也无法知道捕食者是否已离去,

危险是否解除。

  2、逃遁:包括快速游泳和跳出水面。逃遁路线或为直线,或者曲折。飞鱼在遇到敌害

时会集群快速游泳,借助游泳的速度和冲力,冲出水面滑翔飞行。鲢等鱼类当遇到危险时

,跳跃出水面。

  3、恐吓:逃遁不快的或有被捉住危险的个体有时会采取恐吓的姿态或行动。如刺鲀当

遇到危险时,除吞食空气使身体膨胀外,体表的所有刺全部竖起,成为一个大刺球,以此

吓退敌人。

  4、假死:许多捕食者仅攻击活动着的猎物,因此不动的猎物往往得以逃脱。如河豚先

假死不动,过一会再突然逃遁。

  5、分散攻击者的注意力:有些鱼类在体后部上方有一个大圆眼斑纹,使敌人误将尾部

当成头部,造成攻击方向的判断错误。有些蝴蝶鱼头部有一条贯穿眼睛的黑带,而在体后

有一个大眼斑,往往真正的眼睛不容易分辨清楚,而清晰、明显的大圆斑极象眼睛,这种

鱼在行动时常以尾先动,向后缓慢地作短距离游泳,当受惊时,则头先动,迅速向前游动

,往往敌人误将尾当头,从而对蝴蝶鱼的行动方向判断错误。

--
  (国)灌字准号:1000-007   
    ╔╦╗╔╦╗╔╦╗╔╦╗
    ╠灌╣╠水╣╠许╣╠可╣
    ╚╩╝╚╩╝╚╩╝╚╩╝
       灌水办公室特此签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