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半洄游鱼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0 13:31:39 2003)

 半洄游鱼类是指淡水鱼类在淡水水域中从一种类型的水体到另一种类型的水体,以及栖

居在浅海区或咸淡水区的鱼类进入江河的洄游。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江

湖半洄游和河口干流半洄游。

  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鳙等都是半洄游鱼类。这些鱼类平时在江河干

流的附属湖泊中摄食肥育,繁殖季节结群逆水洄游到干流的各产卵场生殖。产后的亲鱼又

陆续洄游到食料丰盛的湖泊中索饵。栖息在江河下流的亲鱼鱼群也有洄游到中游或上游产

卵场产卵。它们在洄游的过程中,性腺逐渐达到成熟。江河半洄游鱼类,秋季在湖泊中进

行觅食肥育后,秋末冬初进行越冬洄游,即从较浅的湖泊中游到江河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

。但这些鱼类的越冬洄游有时不很明显,当湖泊中也存在适合越冬的深水区时,如深洼或

潭坑等,也可以在这些场所越冬。翌年开春,水温上升,这些在江河干流或湖泊深水区的

坑、潭中越冬的鱼类又重新洄游进入湖泊索饵。

  江湖半洄游鱼类的幼鱼,半洄游习性也非常显著和有规律性。在出生的当年夏季,当

它们已具备自由游泳的能力后,即沿岸溯游作摄食洄游。在支流的河口或湖泊的通江泄水

口处,可以见到幼鱼鱼群奋力克服较大的流速,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觅食。幼鱼这种克服流

速的能力,除了鱼类自身具有逆流运动的特性和幼鱼的强烈索饵要求之外,水流中的食物

逐渐丰富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外界条件。幼鱼虽与成鱼一样,具有非常显著和有规律性的索

饵洄游习性,但幼鱼没有明显的越冬洄游和生殖洄游。幼鱼在秋季完成索饵洄游后,在秋

末冬初由湖泊浅水区移动到深水区越冬,一般不到江河干流越冬。翌年开春水温回升后,

由湖泊深水区游向沿岸浅水区饵料生物丰富的区域索饵、生长、肥育。

  半洄游鱼类中另一类型为河口干流半洄游鱼类。这些鱼类平时生活在河口或半咸淡水

区,生殖季节进入江河,上溯至中、下游的适合场所生殖。如鲚属鱼类是典型的河口干流

半洄游鱼类。长颌鲚(又称刀鲚)平时分布于长江及近海半咸淡水区,生殖季节从河口进

入淡水,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最远可达洞庭湖,有的在江河干流产卵

,也有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产卵。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

河口及近海,继续肥育。长颌鲚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冬季,长颌鲚不作远距

离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

  洄游鱼类与半洄游鱼类的洄游性质没有差别。它们不同的地方是洄游鱼类对产卵场有

较严格的要求,洄游的距离较远,繁殖时期较为集中。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有些鱼类

的洄游习性界于洄游和半洄游之间。有些定居型的鱼类,由于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大多

不进行明显的洄游或半洄游运动,但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如鲤鱼也可以进行湖河越冬洄

游,春季又进行河湖摄食洄游。

--
  (国)灌字准号:1000-007   
    ╔╦╗╔╦╗╔╦╗╔╦╗
    ╠灌╣╠水╣╠许╣╠可╣
    ╚╩╝╚╩╝╚╩╝╚╩╝
       灌水办公室特此签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