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淡水鱼类的护幼习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0 13:37:42 2003)

许多鱼类在产卵以后有护幼的习性。凡是具有护幼习性的鱼类,大抵要筑巢产卵。由于这

些鱼类每年产卵的数量比较少,少则数粒最多也仅数千粒。亲体的护幼行为,对卵和幼鱼

的发育成活和避免被敌害猎食,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卵和鱼苗附近护幼的亲鱼,不但要守

护着卵或幼苗,驱赶侵犯的敌害,有的还要不断清除巢内杂物,或激起水流,以保持巢中

的良好环境。刺鱼在产卵后,雌鱼即离巢而去,而雄鱼却始终守护在鱼巢近旁,驱赶接近

鱼巢的其它鱼体,并不时清除巢内杂物,甚至把卵搬出巢外,进行巢内打扫和修缮。

  乌鳢产卵后,卵子都浮在水草围成的浮巢上,雌雄鱼或仅雄鱼潜伏在巢底或附近活动

,驱赶前来吞食其卵的其它敌害。孵化后约3-4天的仔鱼(全长11-13毫米)离巢成群游动

觅食时,幼鱼只限于鱼巢附近游动,这时亲鱼的防御活动更为加强,如有其它鱼类或蛙等

对幼苗侵袭,它们将全力以赴驱除敌害。当仔鱼已长到体长1-3厘米,行动活泼,活动范围

也随之扩大,此时亲鱼与之群集一起。到幼鱼长到5-8厘米时,已经过了20天守护的幼鱼,

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即开始散群,亲鱼才停止护幼。

  斗鱼在产卵后,雌鱼即行离开,由雄鱼单独护幼,它不断在气泡巢附近活动,驱赶要

来吞食卵的雌鱼,如果卵粒因振动或被风吹散下沉,雄鱼随时把卵衔回,放回气泡巢中。

仔鱼孵化后,暂时附着在巢泡上,倘若有仔鱼下沉,雄鱼就把它拖回浮巢中去。这种保育

工作一直维持到仔鱼能自己觅食,才放它们离开浮巢自行生活。

  黄颡鱼也是雄鱼守巢。雌鱼产卵后即离窝觅食,只有雄鱼浮在巢内,或在巢附近游动

,保护卵和仔鱼,如有其它鱼类游近,即出巢驱逐,如有危及本身安全的情况,即离巢暂

避,待平静后再返回原巢守卫。直至7-8天后,仔鱼能离巢自由游泳和觅食时,雄鱼才停止

守护。在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有一种矛尾复鰕虎鱼的护幼习性与黄颡鱼相似,当产

卵后,雌鱼即离开,留下雄鱼护卵,当仔鱼孵出后,亲鱼便消瘦而死亡。

  罗非鱼都是挖巢生殖,产卵受精后,由雌或雄鱼守卫。有些种类则把卵子衔在口腔内

进行孵化,如莫三鼻给罗非鱼在生殖时,雄鱼在浅水处掘泥筑巢,雌鱼产卵雄鱼排精于巢

中,随即雌鱼将卵和精先后吸入口内受精孵化。刚孵出的幼鱼仍留在母鱼口中,直到卵黄

囊消失才离开母口,独自营生。但在初离母口的几天内如遇敌害,母鱼又将幼鱼吸回口中

保护。在产卵孵化期间,雄鱼一直在旁守卫,防止敌害入侵和干扰。幼鱼独立生活后,亲

鱼便不再认识自己的“子女”,有时甚至将自己的“子女”作为食料而吞食之。而另一种

大头罗非鱼,则由雄鱼衔卵孵化,护幼方法与莫三鼻给罗非鱼相同。

  生活在南美河川中的鳗尾鲶,在生殖期间,雌鱼的腹部皮肤变得膨胀而柔软,卵产出

受精后,雌鱼即伏在卵上,使卵都嵌入柔软的腹部皮肤,每个卵都以具有动静脉小血管的

小柄与母体相连。待仔鱼孵出后,雌亲鱼的腹部又恢复原状。

--
  (国)灌字准号:1000-007   
    ╔╦╗╔╦╗╔╦╗╔╦╗
    ╠灌╣╠水╣╠许╣╠可╣
    ╚╩╝╚╩╝╚╩╝╚╩╝
       灌水办公室特此签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9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