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探索深海生物种群生存的秘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30日16:35:5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200米以下的海水中,阳光照射不到,漆黑一片,因此,不会
有任何生物存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对深海进行调查时,在1000多米的水
下,发现一些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那时,人们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到70年代
后期,美国科学家在太平洋的东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域进行水下考察时,意外地发现
一些过去从未见到过的动物。比如,发现了管栖蠕虫,这条蠕虫长1.5米,它无肠。无肚,
也无口。还发现约25厘米长的蛤贝,以及不知名的形似蒲公英的管状水母等。
  这些新发现,引起海洋生物学家和动物分类学家的兴趣,纷纷前去考察。研究人员发
现,由于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这些生物不仅不同于一般陆生动物,而且也不同于浅海
动物。例如,一种被称为白蛤的动物,生活在海底裂缝和枕状溶岩之间的洼地中,完全是
靠过滤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和有机物而生活。这与浅海中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是靠其粘液捕获
食物有类似之处。不过,白蛤只生活在喷发高温海水的海底裂缝处,而在已停止活动的海
底裂缝处,则堆满着白蛤的尸骸。在白蛤生活区的周围,还生活着属于须腕动物门的管栖
蠕虫。这种动物是伴生在由自身分泌物所形成的管子里,它依靠伸出管外的血红色触须摄
取食物,呼吸氧气。
  那么,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深海裂缝处大量生物群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人
们提出这样的假设,大洋水面上的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一种初级生产力。初级生
产力的生物死亡和分解时,沉降到侮底,构成深海食物链的一部分。另外,海底断裂带裂
缝口的热水带来部分食物,又构成一部分食物来源。第三部分食物来源,则是海底细菌利
用硫化氢一类的化学物质合成的有机部分。这三部分的食物来源就构成了深海热液裂缝口
动物群落的巨大食物链。这可能是深海生物新种得以大量繁殖的基本条件。这仅仅是一种
推测,但是否真是如此,还需继续做深入的探索研究工作。实际上,科学家的工作并没到
此为止。他们认为,深海生物新种的发现意义,远非这几点。它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可能
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这些菌落能在250℃的高温下生存繁殖,而且在几个小时内能增殖上
百倍,真是令人吃惊。那么在地球和宇宙之中,凡是具备了与深海断裂处相似的环境条件
下都应该有生命存在?今天的海底裂缝处的生态环境,和地球形成之初古海洋的条件是否
差不多呢?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8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