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鱼龙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an 19 14:40:29 2003) , 转信

  鱼龙属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所以只能算是恐龙的“远房亲戚”了。主要繁盛于三叠
纪和侏罗纪,白垩纪时数量大为减少,白垩纪末绝灭。在三叠纪的中期,恐龙还处在进
化的摇篮中的时候,鱼龙就已经在广阔的海洋中漫游、兴风作浪了。
  鱼龙已不具有爬行动物的形态,而像鱼。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两头小,中间大;
颈部已消失,头直接和躯干连在一起,这种体形可以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头很长,
嘴巴又长又尖,口中布满利齿,有200多颗呢,适于捕食鱼类。眼睛很大,周围有一圈骨
板保护,视力很好;听觉也不错,比好些鱼强多了;四肢变成肉质的鳍状,还出现了背
鳍和尾鳍。这些说明鱼龙已高度适应水中生活,能及时发现和快速追捕水中的猎物。
  鱼龙捕食鱼类和软体动物。古生物学家在它们的胃里发现了因磨碎食物而变成的圆
圆的胃石。鱼龙是当时海洋中的骄子,对当时的海洋鱼类威胁极大。
  鱼龙的生殖方式虽然是体内受精、卵生,但与把受精卵产出体外孵化的典型卵生方
式已有不同。鱼龙的受精卵不产出体外,而是留在母体生殖道内孵化,由卵内贮存的营
养供给胚胎发育的需要,直到孵出小鱼龙,再产出体外。这种特殊的卵生方式,我们叫
它卵胎生。刚出生的小鱼龙就能独立地自由生活。鱼龙的卵胎生是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鱼龙的这种生殖方式直接来源于化石证据。在法国的霍耳茨马登地区,发现了许多鱼龙
化石,一些小鱼龙尚在雌鱼龙的腹中,特别是其中的一件“母子化石”,把小鱼龙即将
降生时的情况永久地记录下来了:这条小鱼龙的头正处在母亲的骨盆口。多么珍贵的标
本,一件标本破译了一个生殖之谜!
  鱼龙高度适应海洋生活,分布广泛,它们的化石在我国发现较多。
  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西藏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4800米的地方
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鱼龙化石,身长10米,头尖嘴长,嘴里长满扁锥状牙齿,眼睛很大,
身体呈流线型,活像一条海豚。古生物学家给它取名叫做喜马拉雅鱼龙。这一发现,说
明现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在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是一片汪洋
大海,一群群喜马拉雅鱼龙在这万顷碧波之中嬉戏、追逐,翻波涌浪 ,不可一世。后来
,这一地区才逐渐隆起成为世界之巅。自然界的沧桑巨变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还在安徽省发现了三叠纪早期的巢湖龙,一类小型的营底栖生活的鱼龙,以软
体动物为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鱼龙。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