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并踝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54:5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也度过了三叠纪末期的大劫难,并在侏罗纪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津
巴布韦发现的生活在2亿年前的并踝龙就是在侏罗纪早期的地球上称王称霸的一种兽脚类食
肉恐龙。

 
并踝龙
 
  并踝龙的身长大约有3米左右,体重不到20公斤。其长相和特征都与发现于美国西南部
的腔骨龙差不多,身体纤细,骨骼中空,长长的腿像鹤腿一样。它长有弯曲而锋利的尖牙
以及三个指头的善于抓掠的手。尾骨显示它的尾巴也相当长。

  科学家在津巴布韦发现了两个类型的成年并踝龙骨骼化石,一类比另一类大出约15%,
而且也更重些。科学家因此推测,这表明并踝龙的雌雄个体之间存在这样的两性差异。

  与后期的巨大食肉恐龙相比,并踝龙似乎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在它所生活的那个
时代的生境中,还没有什么其它的动物是它的对手。不过,这种总是令生活在一起的其它
动物胆战心惊的霸主也有倒霉的时候。当大自然发生了某种不可预测的灾害的时候,它们
也同样逃脱不了。

  1972年,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博士正循着一条大象通道向赞比西山谷中的一条河边走去
。忽然,一个出现在他眼前的情景使他毛骨悚然。那是一个由2亿年前发生的灾害造成的恐
龙骨头堆,许许多多并踝龙的遗骨惨不忍睹地摊在被风化剥蚀后的地面上,遗骨中包括有
成年个体的完整骨架,也有幼年个体的完整骨架。这些化石埋藏在细砂岩中,表明当时它
们死在沙丘上。米歇尔博士认为,它们被一场突发性的洪水一下子淹死的。

  米歇尔博士复原的故事发生在2亿年前。那时侯的某一天,正当老老少少一大群并踝龙
从一片沙土飞扬的平原上走过的时候,突然间天上降下了倾盆暴雨,一场突发性的洪水从
山里奔腾而出,平原很快就变成了一片泽国。并踝龙们惊慌失措地在洪水中游泳,试图逃
离危险,无奈洪水太凶猛了,没等到这些并踝龙找到避难所,它们就全部被淹死在滔滔的
水流里。几天后当洪水退去,平原上多了一层被这场洪水新冲来的沙子,而沙子里面掩埋
了无数并踝龙以及其它不幸的生物的尸体。2亿年来,地下的矿物不断地渗入这些遗体的骨
头里面,把它们变成了化石保存下来,从而使科学家有了研究它们的机会。

  这些化石保存得太好了,以至于还能看出原来血管在身体里穿行而形成的沟槽结构,
也能看出原来的肌腱附着在骨头上的痕迹。南非的另一位科学家阿努苏拉-琴萨米博士在显
微镜下研究了这些化石,结果大大地丰富了对于恐龙的生长、运动、能量利用以及它们的
死亡与变成化石等过程的了解。

  对并踝龙以及同一地点发现的长椎龙化石骨骼标本的研究还为解决一个长期以来吸引
着科学家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个问题就是,一些恐龙是热血动物(也称为恒温
动物)吗?观察发现,并踝龙和长椎龙的骨骼有像树干里的年轮那样的生长环,而在动物
中,生长环往往是像爬行动物这样的冷血动物的标志。

  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在行为上有什么区别呢?像哺乳动物和鸟类这样的的热血动物具
有保持体温恒定的代谢机制,热血动物必须具有能够维持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良好耐力。因
此,热血动物就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提供这样大的能量消耗的需要。冷血动物控制体温的方
式是靠诸如在阳光下和阴影里变换其位置等一些特定的活动。一只冷血的恐龙需要的能量
是相当低的。



--
        /        /      \ /     /   _/
      __|           ,   |/         /
    .~  `\   / \ ,  |   /
  .~      `\    `  /  _/   _/
.~          `\  ~~`__/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0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