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恐龙”之名的由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39:5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
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
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
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
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鹦鹉嘴龙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
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
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
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
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
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
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
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
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
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马门溪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
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
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
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
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
             /   /    /     真怀念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