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美化了的爬行动物”——始祖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41:4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上侏罗统石灰岩(即侏罗纪晚期形成的石灰岩地层)里
发现了一具年代最为古老的鸟类化石,不仅骨骼得以保存,而且还有羽毛的痕迹,它被命
名为始祖鸟。从那以后,至今在索伦霍芬共有7具始祖鸟化石出土。 

 
始祖鸟
 
  始祖鸟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
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有一条由21节尾椎组成的长尾巴;前肢三块掌骨彼此分离,没有愈合
成腕掌骨,指端有爪;骨骼内部还没有气窝;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它已经具有羽毛,而
且已经有了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尾羽以及复羽的分化,这可都是鸟类的特征。此外,它
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其它的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
愈合,但第二和第一掌骨则尚未愈合,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正反映了鸟类掌骨都愈合成
腕掌骨的开始。正是因为鸟类特征是在爬行类的特征基础之上进化、发展起来的,所以有
人将鸟类戏称是“美化了的爬行动物”。 

  也正是因为始祖鸟骨骼结构与一种被称为虚骨龙的小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十分相似,
早就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虚骨龙类,并且推测鸟类的高代谢水平是从那些恐龙中继承来的
,也就是说某些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可能已经是恒温动物了。更有人推测羽毛的开始发展不
一定与飞行有关,它在原始的兽脚类恐龙中可能已经普遍存在。 

  从始祖鸟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与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可以看出,它适应飞行的各方面构
造还很不完善,所以推测它大概还只能在低空滑翔。那么,始祖鸟是怎么从陆地行走变成
在天空滑翔呢?科学家对此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它原来是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从奔跑开始,在奔跑中用前肢来拍打空
气以加快速度,这时候前肢上由鳞片变成的原始羽毛的变异类型在适应这种习性的过程中
逐渐得到完善,最终发展出带羽毛的翅膀,由翅膀扑动而开始离开地面到空中滑翔。这种
理论称为鸟类飞行起源的“奔跑说”。 

  另一种意见认为,始祖鸟原来是树栖的,在树上利用带羽毛的翅膀滑翔是一种有利的
活动方式,这使前肢上由鳞片变成的原始羽毛的变异类型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最后终于发展成带羽毛的翅膀而获得飞行能力。这种理论称为鸟类飞行起源的“树栖说
”。 

  后来,根据第5块始祖鸟的标本来看,它不但翅膀上有爪,后趾末端也有尖利而弯曲的
爪。这种爪对奔走不利,而对攀缘树枝有利。这似乎支持了树栖说。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