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热河生物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42:1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在这部书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
的综合化石群。“热河”之称得名于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从20
世纪30~40年代以后,热河生物群这一名称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质学文献中。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国以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
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
物学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1962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
在他的经典论著《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一书中,总结出以东方叶枝介、三尾拟浮游和
狼鳍鱼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或“热河化石群”。 

  
热河生物群的东方叶枝介、三尾拟浮游和狼鳍鱼化石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的地质、石油和煤炭部门的科学工作者在辽
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已经发表的有关热河生物群的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就已经有200多
篇(部)。近年来,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白垩纪早期的鸟类、带毛
恐龙、哺乳动物、两栖类以及早期被子植物相继被发现,有关门类的科研论文不断地发表
在世界两大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和《科学》上。 

   现在的热河生物群所包含的生物组合十分丰富,它囊括了白垩纪早期众多门类的陆相
化石生物,包括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古植物及其孢粉以及无脊椎动物类
群中的双壳类、腹足类、节肢类(包括虾类、昆虫类和蜘蛛类)、介形虫等等。其中,早
期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哺乳动物和早期被子植物的发现成为20世纪古生物学界最为重大
发现的一部分,它们的研究成果涉及现代生物界许多重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
,为探讨地球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也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和例证。

   
热河生物群的古鸟类、带毛恐龙和原始哺乳动物
 

  在如此灿若繁星的发现和研究中,早期鸟类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说是最为亮丽的。热河
生物群中中国鸟、朝阳鸟、华夏鸟、孔子鸟、辽宁鸟等一系列早期鸟类的发现和研究,打
破了100多年来始祖鸟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国外一位权威学者把这
些发现誉为“中生代原始鸟类的灯塔”,美国古鸟类学家马丁则说:“我们对早期鸟类演
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的5年。……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
史。” 

  除了10几种中生代鸟类之外,令世界古生物学家们赞叹不已的发现还有那些“龙模鸟
样”的带毛恐龙,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等等。这些带毛恐龙的发现使得更多的科学家相
信,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是恒温动物,鸟类则是从这些恒温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当中的某
一种进化而来的。 

  含有热河生物群的岩层在地层层序里处于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和九佛堂组。整个热河
群是一套含有火山岩的河湖相沉积,自下而上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
热河群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它的沉积年代一直是中国地质学界争
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许多地质古生物学家都在力图利用各自研究的化石门类、同位素年代测定和
磁性地层学等手段和方法探讨和论证热河群的年代。最近的研究显示,义县组的时代应该
是白垩纪早期,绝对年龄在距今1亿3千5百万年左右。

--
             /   /    /     真怀念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