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辽西热河群恐龙大揭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45:5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辽西热河群是中国著名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在中国古生物地层学研究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
的地位。然而,尽管这套地层中曾经产出过众多的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
,但是恐龙化石的发现在1996年以前却是凤毛麟角。 

 
蒙古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是过去发现的有限恐龙物种之一。过去仅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梅勒营
子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鹦鹉嘴龙属于鸟臀目角龙亚目,是一类两足行走的素食恐龙。九佛
堂组的鹦鹉嘴龙包括两个属种,即蒙古鹦鹉嘴龙和梅勒营子鹦鹉嘴龙。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辽西热河群这片“睡龙之地”一下子醒来了。在短短5~6年
的时间里,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恐龙世界的认识,而且为鸟
类起源于恐龙的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辽西热河群恐龙热的兴起当首推“中华龙鸟”的发现和富有戏剧色彩的研究过程。“
中华龙鸟”的正型标本是当地农民李荫方先生在1996年发掘出来的,出土地点是辽宁省北
票市上园镇四合屯义县组下部页岩层。因为种种原因,这块标本的一半(阳膜)被中国地
质博物馆收藏,另一半(阴膜)则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得。中华龙鸟一
开始被季强等研究人员认为是地球上最为原始的鸟类,后来被更正为兽脚目美颌龙科中的
一种恐龙。 

 
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大小像鸡,化石形态也像一只雄鸡在报晓——高昂着头、尾巴翘起。它的头
很大,上下颌长满带有小锯齿的尖牙;前肢非常短小,尾巴长得出奇。在它的背部,从头
到尾长着一排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季强等研究人员认为它们是一种原始的羽毛。 

  此后,辽西热河群的各类恐龙就雨后春笋般地被发现了。 

  发现于义县组下部的第二种兽脚类恐龙是粗壮原始祖鸟。它的样子很像电影“侏罗纪
公园”里的明星疾走龙。令人最为惊奇的是,它的尾部发育了真正的羽毛! 

 
原始祖鸟
 
  邹氏尾羽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二种发育有真正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不可思议的是,尾
羽鸟化石的埋藏非常集中,所有已知的化石均发现于四合屯北面不足两公里的张家沟,层
位也是义县组下部的页岩层。一种解释是,尾羽鸟是一种群居的动物。 

  尾羽鸟大小和原始祖鸟差不多,它可能属于窃蛋龙亚目,代表一种原始的窃蛋龙类。
尾羽鸟的头又短又高,嘴里只长了几颗牙齿;前肢和尾巴都很短。有趣的是,它的胃部同
时埋藏了一堆与围岩的岩性根本不同的小石子,显然是类似于现代鸟类胃中常见的胃石,
功能是磨碎和帮助消化食物。在兽脚类恐龙中发现胃石真是异常罕见!尾羽鸟尾巴末端长
有一束扇形排列的尾羽,前肢上也长有一排羽毛。这些羽毛有明显的羽轴,还发育有羽片
,和现代鸟类的羽毛已经非常相似;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尾羽鸟的羽毛是对称分布的,而
包括始祖鸟在内的鸟类的羽毛的羽片却是非对称分布的。科学家大多认为,非对称的羽毛
才具有飞行的功能,而尾羽鸟这种对称的羽毛很可能代表了羽毛演化的较为原始的阶段,
还不具备飞行的功能。另一方面,尾羽鸟的骨骼形态也表明它是一种善于奔跑而不能飞行
的动物。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忠和研究员又命名了一种新发现的
尾羽鸟——董氏尾羽鸟。 

  此外,科学家还在辽西热河群发现了意外北票龙、千禧中国鸟龙等重要的恐龙化石,
对它们正在进行的深入研究将解开更多的恐龙之迷。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9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