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恐龙家谱(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6日16:51:2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
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
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
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
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 

 
禄丰龙
 
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
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
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好,就在
你看这两个恐龙腰带图的时候,不知你是否能够细心地发现,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
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
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
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马门溪龙
 
  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
它们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我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
  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
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
川、甘肃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25.16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