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book (pdf),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食用野生动物危害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28 16:39:49 2002) , 转信

 

    吃猴、吃蛇、吃熊,吃甲鱼、吃蝎子、吃蝗虫,什么都敢吃,吃出一身病,甚至吃
掉命 !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请看:   
 ——杭州市民钱某生喝蛇血“进补”,不想“补”出了鞭节舌虫病,住院 3 个多月,
花费 2.7 万元,体重骤减 15 公斤。
    —— 1998 年,哈尔滨市有 10 多人吃蝗虫、甲壳虫引起过敏反应,经抢救才脱险

——我国西北某地曾因吃旱獭,导致鼠疫,幸被及时控制。
  时下,在一些地方,野味成了饭店、酒楼招揽食客的招牌。蛇、鹿、熊、甲鱼、兔子
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就连蝎子、蚂蚱也难逃煎、炒、烹、炸的厄运。殊不知,盲目的
享受,片面的高消费和不恰当的饮食文化,带给人们的却不只是口福之乐。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华育平告诉记者,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
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类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 100 多种,如:
狂犬病、结核、B 病毒、鼠疫、炭疽、甲肝等。人如患上炭疽,身上将出现脓疱、水肿
和痈,病毒还会侵入人的肺或肠胃。B 病毒研究专家田克恭副研究员说,我国主要猴类
——猕猴(二类保护动物)有 10% — 60% 的携带 B 病毒。这样的猕猴把人挠上一下,
甚至吐上一口,都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者感染 B 病毒的可能性更大。人一旦染上
,必死无疑。
    食用野生动物染病后难以诊断和治疗      
     赵胜利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宣传处处长。他说,当前,人们食用的野生动
物,大多生存环境不明,来源不明,卫生检疫部门又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
原体就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饲养、宰杀、贮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
。由于病体罕见,人吃野生动物染病后,要么诊断不清,要么难以治疗,甚至稀里糊涂
丢了命。中科院院士、肿瘤和艾滋病毒研究专家曾毅教授介绍说,科学研究表明,艾滋
病毒最早来自非洲的灵长类动物(猴、猿等)。许多动物携带的病毒、寄生虫寄生在动
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而且“蒸不熟煮不烂”,煎、炒、烹、炸、煮根本奈何它不
得。      
    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蛇是很不幸的。1988 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在附录中
没有把蛇列入一、二类保护动物名录(蟒蛇在册)。在一些人看来,既然蛇没有上保护
名单,似乎就可以随便捕杀了。于是,蛇餐馆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食蛇客趋之若
鹜。蛇肉真的那么“补”吗?华育平指出,蛇可谓“百病之王”,癌症、肝炎它几乎什
么病都得,寄生虫更多。一些老蛇,用手一捋所感到的疙疙瘩瘩,就是其皮肉间成团成
团的寄生虫。蛇胆虽是一味中药,但其药用与食用迥然不同。药用蛇胆的来源、炮制方
式、服用方法和用量都有严格精确的规定。餐桌上的蛇胆,讲究个“鲜”字,都是从蛇
腹中现取的。上海市长征医院中医科主任魏品康说:“鲜蛇胆里面虽含有促进消化的成
分,但也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乃至鞭节舌虫等寄生虫。盲目吞服鲜蛇胆,极
易损伤体内器官,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野生动物来路不明,进补不成反受其害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高级工程师黄承清指出,当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劣,吃
野味,往往达不到进补的目的,反会中毒。西方一部恐怖电影,描述一位生物学家误食
    食用野生动物染病后难以诊断和治疗      
     赵胜利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宣传处处长。他说,当前,人们食用的野生动
物,大多生存环境不明,来源不明,卫生检疫部门又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
原体就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饲养、宰杀、贮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
。由于病体罕见,人吃野生动物染病后,要么诊断不清,要么难以治疗,甚至稀里糊涂
丢了命。中科院院士、肿瘤和艾滋病毒研究专家曾毅教授介绍说,科学研究表明,艾滋
病毒最早来自非洲的灵长类动物(猴、猿等)。许多动物携带的病毒、寄生虫寄生在动
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而且“蒸不熟煮不烂”,煎、炒、烹、炸、煮根本奈何它不
得。      
    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蛇是很不幸的。1988 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在附录中
没有把蛇列入一、二类保护动物名录(蟒蛇在册)。在一些人看来,既然蛇没有上保护
名单,似乎就可以随便捕杀了。于是,蛇餐馆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食蛇客趋之若
鹜。蛇肉真的那么“补”吗?华育平指出,蛇可谓“百病之王”,癌症、肝炎它几乎什
么病都得,寄生虫更多。一些老蛇,用手一捋所感到的疙疙瘩瘩,就是其皮肉间成团成
团的寄生虫。蛇胆虽是一味中药,但其药用与食用迥然不同。药用蛇胆的来源、炮制方
式、服用方法和用量都有严格精确的规定。餐桌上的蛇胆,讲究个“鲜”字,都是从蛇
腹中现取的。上海市长征医院中医科主任魏品康说:“鲜蛇胆里面虽含有促进消化的成
分,但也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乃至鞭节舌虫等寄生虫。盲目吞服鲜蛇胆,极
易损伤体内器官,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野生动物来路不明,进补不成反受其害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高级工程师黄承清指出,当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劣,吃
野味,往往达不到进补的目的,反会中毒。西方一部恐怖电影,描述一位生物学家误食
并伸出利爪疯狂袭警,双方对峙了2小时,齐亚的尸体才被搬走。警方发言人称,表面看
来,齐亚属于自然死亡,但仍然有待剖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