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海陆两栖的空中霸主─虎头海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13 10:00:55 2003) , 转信

虎头海雕是体形最大和最为凶猛的海雕,体长90—100厘米,体重2800—4600克。头顶和头
的后部为暗褐色,并具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上去略似虎头,因此得名。它的体羽主要为暗
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
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飞翔时从上面看,腰
部、尾羽和两翅前缘的白色与黑色的两翅以及其余上体呈鲜明的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
翼缘,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与黑色的下体的对比也很强烈。

  虎头海雕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沿海、萨哈林岛、堪察
加半岛和朝鲜,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有人认
为没有亚种分化,也有人认为它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
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
地。除台湾为迷鸟外,其他各地的居留情况也尚不清楚,其中吉林、辽宁可能为夏候鸟,
河北可能为冬候鸟,山西可能为旅鸟。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
叫声深沉而嘶哑,能使人联想起猛虎的狂啸。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
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行动极为机警。主要以鱼类为食,但不
象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小型水禽和野免、鼠类等中
小型哺乳动物,以及甲壳类动物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海岸附近的林区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巢多置
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
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每窝产
卵1—3枚,通常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稍微缀由绿色。孵化期为38一45天。雏鸟为晚成性
,大约经过70天后离巢。

  虎头海雕不仅分布区狭窄,而且数量已经极为稀少,估计在全世界仅有6000—7000只
,在我国更为少见,所以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2.44.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7毫秒